2013年7月25日星期四

旅遊腹瀉 Traveller's Diarrhea

2013/07 /22

            七月份許多父母都藉暑假的空間帶同子女出外旅遊,須然天氣炎熱,但東南亞和其他熱帶地區仍然成爲首選。 加拿大的食水供應相當潔淨,即使未經煮沸飲用,亦很少會導致腸胃感染和腹瀉。當地出產的樽裝水,通常反影地自來水的雜質和細菌含量。 將食水煮沸兩分鐘以上,才能夠確保將大部份的微生物消滅。 如果不能夠生火,可以在每一公升適合飲用的水内加進一至兩滴漂白水,但並不能夠消滅鞭毛蟲 ( Giardia ) 和隱孢子蟲 ( Cryptosporidium )
            因爲較少接觸細菌,腸胃的抵抗力薄弱,20% 60% 到熱帶和發展中國家旅遊的加國居民,都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旅遊腹瀉的症狀是在 24 小時内有 3 次或以上的腹瀉,並且伴隨有腹部絞痛、噁心嘔吐、發燒、和大便帶血的病徵。 致病原因主要是病從口入,食物或水被微生物污染。 在腹瀉個案中,只有 30%    60%  能夠在糞便中找出致病的細菌或寄生蟲,但因爲服用抗生素通常有效,因此推論大部份是細菌感染所致。 即使沒有接受藥物治療,症狀較輕微的病人都會在 3 4 天後自動痊愈;仍然有小部份病人會出現持續的腹瀉,發高燒和脫水,需要入院治理。 許多旅遊人士都因爲腹瀉症狀而行程受阻。
            能夠引發旅遊腹瀉症狀的微生物主要有三大類:(一)細菌,約佔腹瀉病例的 80  85%、(二)寄生蟲類,約佔 10% (三)病毒類,佔 5 10%。微生物的品種要視乎旅遊地區的環境狀況。 近期出現過水患的地區,包括本國的卡加里多倫多,都擔心食水受到污染。 大腸杆菌 ETEC 菌種,是最常見的致病原因。其次是彎曲桿菌 Campylobacter、志賀氏菌和沙門氏菌;都可能導致發燒和帶血的腹瀉。 寄生蟲類例如鞭毛蟲和阿米巴痢疾,初期症狀可能較爲輕微,但腹瀉可能持續超兩週。
            要減少旅遊腹瀉出現的機會,可以奉行煮沸才飲、煮熟才吃、水果要洗淨去皮、和選用無菌包裝的飲品。 但即使謹慎飲食,仍然有機會受到感染,在旅遊前考慮服用 Dukoral 疫苗,在相隔一週時間之内服用兩劑,可以減少 2/3 受到大腸杆菌 ETEC 和霍亂弧菌感染的機會。
            如果不幸開始腹瀉,而沒有帶血或發燒,在舟、車或乘飛機時間,成年人可以服用止瀉的藥物例如 Imodium,或含有鉍的 Pepto-bismol Pepto-bismol 含有近阿斯匹靈的化學成份,有感染水痘或感冒病毒風險的兒童不適宜服用。 服用沙仙類的抗生素亦有控制和治療旅遊腹瀉的功效,但因爲抗藥性細菌的出現,可能要改用新一代是紅 Azithromycin 或新藥 Rifaximin
            懊熱的天氣,如果能夠在清涼的水内暢泳,非常寫意。 本省有許多河流和湖泊,但並不一定安全。 7 月份的統計,本省已經有 40 人在水中出事死亡。 為求刺激,經常有人在林恩峽谷跳水,過去 20 年有 16 人意外死亡。 低水溫、水中的暗湧,翻船或踫撞都可能導致意外,但如果在濫葯或酒後從事水上活動,則更加危險。
            泥土和水都蘊藏有許多微生物,維持生態平衡,但如果變得過量,亦可能做成污染。 飼養和野生禽畜的糞便都帶有大量的細菌,暴雨可能將泥土内的糞便細菌灌注入河流和湖泊;暴雨亦可能導致污水溢出。 有機種植使用的天然肥料,亦會增加泥土内的細菌量。 停泊在水上的船隻,如果違法排污,少量的糞便已經足以做成鄰近水域的污染。 在污染的水中游泳,細菌可吞嚥、呼吸、破損的皮膚入侵人體,除卻腹瀉以外,更可能導致呼吸系統和皮膚的感染。 在熱帶地區旅遊時游泳,必須注意泳池或海灘的安全設施和水質是否有適當的監管;與及當地有沒有特殊的疫情出現;例如霍亂或傷寒的感染。 孕婦、兒童、與及免疫功能不足的人士更加要慎防受到感染。 患有腹瀉症狀的人士不應進入泳池或溫水泳池泡浴,以免導致污染。

2013年7月17日星期三

夏日敏感症狀 Summer Allergies

2013/07/15

(一)陽光對皮膚的損害
在享受夏日戶外生活之際,有敏感症狀的人士,必須有所戒備。 長期服食藥物和一些食物,加上強烈的陽光照射,可能誘發皮膚的過敏反應。 UVA 和能見的強光,特別容易激發藥物和其他化學物質出現變化,以致吸收過多,灼傷皮膚或導致過敏反應。 四環素、沙仙類和黃胺類的抗生素,經常使用的止痛藥物,包括布洛芬 (Ibuprofen)、鈉普生 (Naprosyn)、利尿劑、維生素A,降膽固醇葯、都會增加皮膚的感光作用。 食用紅蘿白、西芹、橙、無花果、洋蔥和大蒜,亦會增加皮膚被陽光灼傷的機會。 UVB 除卻灼傷皮膚外,更會增加皮膚癌出現的機會。
要減少陽光的損害,避免在早上 10 時至下午 4 時期間曝曬。 穿著能夠保護皮膚的衣物,例如長袖的衫褲,戴上濶邊帽,和能夠過濾紫外光的太陽鏡。選用能夠阻隔 UVA UVB 的防曬產品。 SPF 指數是量度產品阻隔 UVB 的功能,SPF 30 已經達到 97% 成效,如果能夠加上氧化鋅或鈦的粒子,更能增加阻隔紫外光的效能。 接觸陽光前 30 分鐘,在暴露的皮膚上搽上足夠的防曬膏或乳霜,全身搽遍約需一安士,每 2 3 小時重覆一次;如果大量出汗或游泳之後則要提早補上。 先搽上防曬膏之後,再噴上防蚊的 DEET 化學劑。 皮膚敏感的人士,可以選擇含有較少化學劑的產品。
(二)昆蟲螫咬的敏感反應
導致敏感反應的昆蟲螫咬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黃蜂、蜜蜂或火蟻的螫刺,會麻痹性的毒液注入皮下,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蚊和蚤咬,則將防止血液凝結的毒注入皮下,便利吸取。 大部份的昆蟲螫咬都只是局部的腫痛反應,但亦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全身過敏反應。
蚊唾液内的蛋白成份,可能引發全身的過敏反應,出現局部紅腫和痕癢,而且逐漸擴散。 多個部位的皮膚都出現紅斑和腫塊,變得瘀黑和呈現水泡,感覺非常痕癢。 少數會引發哮喘、黏膜水腫,包括舌頭和咽喉、與及心冠狀血管收縮,以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肌受損。 週邊血管擴張、血壓驟降,如果加上咽喉和呼吸道阻塞,可能會導致休克而致命。 密蜂和黃蜂針刺之後亦可能引發全身的過敏反應,必須立即救治。 最快速的方法是立即注射腎上腺素。 病人須要繼續接受觀察,供應氧氣和輸液來穩定血壓。 腎上腺素葯力過後可能要重覆注射,直至反應平息。
 
預防勝於治療,避免接近蜂窩或黃蜂的巢。 不要穿著鮮豔的衣服和噴曬香水,以免吸引昆蟲。 在戶外活動要穿著長袖的衣服、長褲、與及鞋襪。 在暴露的皮膚部份噴曬防蚊水,但防蚊水不能阻擋蜂類昆蟲。 將盛載廚餘的垃圾桶妥善覆蓋,和在窗戶加上防昆蟲的紗網。 如果曾經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要經常帶備即用的腎上腺素注射器。
(三) 食物的過敏反應
夏天和朋友或家人共聚,經常會在戶外燒烤,有食物敏感症狀的人士,偶然不慎可能進食錯誤的食物而引發敏感反應。 經常導致過敏反應的食物包括花生、其他的堅果、芝麻、黃類食品、蛋、海產包括魚、蝦、蟹和貝殼類,穀麥、芥末、乾果和酒内的硫酸鹽。
食物敏感大部份是基於身體的免疫系統,錯誤認爲一些食物内的成份可能對身體有害,發動免疫細胞作出攻擊,而引發連串的過敏反應。 食物敏感反應包括皮膚、胃腸和呼吸道的症狀,但亦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過敏反應。
治療嚴重的過敏反應必須儘快注射腎上腺素,每5 15 分鐘重覆一次,通常需要注射兩次。 醫護人員會持病人的呼吸暢順,供應氧氣,如果有需要,插氣管喉來輔助呼吸,與及輸液提升血壓。 注射抗敏感藥物和類固醇亦有助於穩定病情。
在病人情況穩定之後,急症室醫生通常會建議病人到家庭醫生診所跟進,安排食物敏感測試,與及提供緊急用的腎上腺素注射器配方。 腎上腺素注射器的用法非常簡單,將針筒上的保護蓋揭去之後直接按刺在大腿外側,可以穿過衣褲注射。 病人可以向藥劑師或醫生查詢和學習注射器的用法,但要經常隨身攜帶。 在學兒童通常要購置兩個注射器,留放在學校和家中。

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麻疹、腮腺炎、風疹 Measles Mumps & Rubella

2013/07/08

     六月底本省疾病控制中心報導,在北岸發現三宗新的麻疹個案,其中一個病人曾經越境到美國購物。 本省建議所有幼兒在週嵗之後接種第一次麻腮風疹疫苗 MMR,在就讀小學前4 6 嵗期間接種第二次。 接種過兩劑疫苗的兒童,保護成效達到 99.7%
     麻疹的傳染力強,病人的眼、鼻和口腔分泌物都帶有病毒,亦可以經由飛沫傳播,在打噴嚏或咳嗽時將含有病毒的小水滴散播在空氣中。 手接觸或吸入病毒之後,90% 沒有麻疹免疫功能的人士都會受到感染,病毒在體内蘊釀 9 12 天之後,就會導致發燒、傷風、咳嗽和紅眼等症狀,發燒持續三至四天之後,腔内呈現紅斑,繼而自耳後開始出現紅疹,經由頭、頸散播覆蓋全身,病人會感覺痕癢。 如果沒有併發症狀,紅疹會逐漸由紅轉變成爲深棕色,然後逐漸消退。
     麻疹可以導致中耳炎、氣管炎、肺炎、和腹瀉。 每一萬宗麻疹個案之中,就有一宗腦炎的併發症,即使能夠生存,亦會做成嚴重的腦部損害。 一嵗以下的幼兒、營養不良、或免疫功能不足的人士,包括患有血癌、愛滋病患者、和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的病人,病情都會比較嚴重。 北美洲麻疹導致的死亡率約一千份之一至三,但在貧困和較落後的地區,則高達 28%麻疹並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但注射疫苗可以確保不會受到感染。
     在麻腮風疹疫苗 MMR 未普及之前,許多兒童都曾經受到腮腺炎病毒感染。 腮腺炎的傳染模式和麻疹相近,經過散播在環境中的分泌物或空氣中的小水滴傳播,但亦可以因爲共用飲品或食物而受到感染。 20% 受到感染的病人可能不會出現症狀,但仍然會散播病毒。 腮腺炎病毒經常侵襲耳下的腮腺,但亦可以侵襲其他的口水分泌腺。 開始的症狀是感覺疲倦不適、食慾不振,繼而出現發燒、頭痛、腮腺發炎腫脹、喉嚨痛和吞嚥困難等症狀。 腮腺炎的症狀通常會逐漸消退,但如果被細菌乘時入侵,則需要用抗生素治療。 腮腺炎病毒可能侵襲中央神經系統,導致腦膜炎或腦炎。 20% 30% 的男性睾丸會被病毒侵襲,多數是單側。  如果兩側睾丸都感染發炎,日後可能影響精子的成長和數量而導致不育。 女性的卵巢亦可能被病毒破壞而影響生育。 如果在懷孕初期受到感染,27% 會流產。 其他的併發症狀包括胰臟發炎,出現腹痛和劇烈嘔吐的症狀。 少數的病人聽覺神經可能被破壞,影響聽覺,甚至耳
     腮腺炎感染並沒有適當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病人可以局部冷敷、服用止痛的藥物、經常嗽口保持口腔清潔、與及補充水份。 兒童受到麻疹或腮腺炎感染之後不要服用阿斯匹靈,因爲可能影響肝臟。 注射疫苗可以減少 80% 感染腮腺炎的機會。
     自從1971 年推出麻腮風疹 MMR 綜合疫苗以後,兒童感染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的機會已下降至低於 1%; 但仍然有成年人因爲沒有接受疫苗注射而受到感染。 1990 年因爲突然出現多宗麻疹感染,發現必須注射兩劑疫苗才能夠有足夠的長期保護。 在較爲貧困和缺乏例行兒童防疫注射的地區,仍然有許多兒童受到感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狀,甚至死亡。
     德國麻疹名風疹、感染的症狀並不嚴重,開始近似傷風感冒、隨著出紅疹、由面部向下延伸,大部份三天之後就會消退。 兒童耳後和頸後的淋巴結會變得腫脹。 成年人的症狀則比較嚴重,可能出現發燒、頭痛、結膜炎、關節疼痛和發炎症狀。
     德國麻疹最大的害處是對胎兒的損害。 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受到感染,大多數會導致流產或胎死腹中。 能夠存出生的嬰兒,大腦、心臟和其他内臟都可能嚴重受損,許多都屬於早產和低磅數;而且日後腦部發育  遲鈍,兼且可能失聼和失明。
     注射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德國麻疹。 在懷孕前女性應該接受加強劑注射,或驗血測試是否有足夠對抗德國麻疹的抗體。 麻腮風疹疫苗屬於活性疫苗,可能對胎兒造成損害,注射之後要等待一個月以後才可以準備懷孕,或等待分娩之後才接受注射。 懷孕期間應要避免接觸發燒和出疹的病人。

2013年7月5日星期五

遺傳基因與藥物反應 Pharmogenetics

2013/07/01

     醫生處方藥物,通常都會參照藥廠建議的劑量。 年幼的兒童,則需要根據年歲和體重來計算。 服用藥物的時間,食物的影響,例如餐前或餐後, 與及藥物之間的相互抵觸,都會影響到藥物的吸收份量和能夠發揮的效能。 即使服用同樣的劑量,病人對藥物的反應仍有差異。 以往醫生通常是衡量病人的症狀與及實驗室的數據,來調整藥物的劑量。 近年引進測試遺傳基因的科技,可以測試多個幫助分化和吸收藥物的基因,能夠預知病人能否將藥物轉變成爲有效的化學成份,與及排毒功能是否足夠將藥物分化和適當地排泄。 遺傳基因的影響,亦可能導致一些藥物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大部份藥物都是經過肝臟的分化才被吸收或排泄。 CYP 肝臟内一組多源化的酶素,能夠催化和氧化近 80% 用藥物。 酶素功能因人而異,大致可以劃分為正常功能、功能欠佳、或功能特強等級別。 酒精能夠催發酶素的分化速度,所以經常喝酒的人能夠承受較多的酒精,直至大量肝臟細胞受到損害而出現功能衰竭。 遺傳基因決定酶素的功能,而遺傳基因葯理學的研究特別適用於癌病化療、心臟血管疾病、例如調可邁丁類的防止血栓藥物、與及為病人選擇適當的止痛藥物和劑量。
     癌病化療是根據癌病細胞的特性,選擇一些能夠竭止癌細胞繼續生長的藥物。 通常癌細胞的生長速度遠遠超越正常的細胞,所以傳統的抗癌藥物都是針對消滅快速生長的細胞組織,但亦會對身體内需要經常新陳代謝的細胞組織造成影響,包括骨髓内的造血細胞、消化道的黏膜層、與及毛髮組織。 因此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貧血、免疫和抗菌功能不足、口腔和腸道發炎或潰瘍、與及脫髮。 幸而化療過程完畢後,通常都會回復正常。 較新的標靶治療,選用特定的單株抗體,抑制助長癌細胞分化生長的蛋白分泌。
     進行癌病化療,選擇的劑量和間隔時間必需達到平衡,務求對癌細胞組織的損害多於正常的細胞組織,而身體能夠承受。 遺傳葯理學的研究發現一些兒童的聽覺神經特別容易被化療藥物破壞,因此要採用較溫和的化療藥物或較低的劑量。 失聰會對兒童日後的生活和學習能力做成嚴重的影響。 基因測試亦可以比較癌細胞組織的基因和正常細胞的基因,偶然可以發現真正的癌細胞品種和病變,有助於選擇更有效的化療藥物組合。 基因測試的程序尚未普及,醫生通常徵詢遺傳學專家的意見,決定基因測試是否有助於治療的選擇和程序,而不會做成延誤。
     可待因 (Codeine) 是非常通用的止痛劑,例如 Tylenol #3, 亦有止咳和止瀉的功能,許多咳藥水都含有可待因的成份。 可待因和嗎啡都可以從鴉片中提取。 可待因的化學劑並沒有止咳或鎮痛功能,必需經過肝臟的 CYP 酶素系統轉化成爲嗎啡和其他有效成份,才能夠發揮作用。 大部份的亞洲人都具備有足夠的酶素功能,但 6% 10% 的白種人,可能缺乏可待因轉化成爲有效成份的 CYP2D6 酶素,即使服用高劑量,仍然沒有反應。 缺乏酶素的人士可以改用其他的止痛劑,例如嗎啡。 急症室經常有癮君子憑藉這個借口索取嗎啡類的止痛藥物。 1% 2% 的人,具備有極速分化可待因成爲嗎啡的酶素功能。 同樣的劑量,可能導致高度的麻醉作用。 如果在哺乳期間服用有可待因成份的藥物,加速的分化可能產生高量的嗎啡,經母乳餵飼給嬰兒。 過量的嗎啡可能影響嬰兒的呼吸系統,甚至導致窒息。 哺乳期間的母親,必需儘量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物和酒精。 本省的兒童醫院可以提供進一步的測試和建議。
     亞裔和南亞裔的人士,對一些治療痙攣症狀的藥物例如 Carbamazepine 可能出現過度的敏感反應,在服用前可以先做免疫基因測試。 常用的防止血栓藥物可邁丁,劑量亦因人而異,基因測試亦有助於選定開始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