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星期五

环境暖化的影响 Global Warming (简体)

 2025/09/08 

(一)全球暖化 

全球的气温上升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做成,果再不纠正,预计在未来 25 年,气温会持续达摄氏两度或更高,而且会带来更多热浪、山火、干旱、和部分地区暴雨成灾。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为因素包括燃烧化石原料,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阻碍热力散发。砍伐森林,减少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工业发展和大量建筑,都会增加排出温室气体。农业用的化肥,会释放出含氮的气体。畜牧牲畜,在消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废弃的有机垃圾,分解后亦会释出甲烷。交通运输增加,消耗化石原料和产生废气,现在已经致力研究用电池取代。改变土地的用途,开发北极,破冰,都会导致温室效应。自然的因素,例如火山爆发,释放出很多气体和灰尘,影响气候。雷电、高温和干燥引发的山火,亦难以避免。太阳释出的辐射能量出现变化,地球的倾斜度和环绕太阳的轨道改变,也会影响地球的温度和气候环境。有些气候变化不能够逆转,但必须采取重大的改变才可以阻止继续恶化。减少排放温室气体,达到零排放的目标。在北美洲电池车尚未能够完全取缔使用化原料的汔车,但个人可以改变习惯,共剩车辆,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走路或踏单车,也希望能够停止损毁北极和热带雨林的自然生态。 

() 山火的灾害 

根据历法, 已经进入秋天, 山火仍然失控。 扑灭山火需要天降大雨,但树木被毁,土壤松脱, 大雨可能会酿成水灾,和山泥倾泻 自然引发的山火,通常是因为酷热和干燥的天气,加上雷电击中干燥的植物而引发 乾树叶、松针或锯末积聚,分解和其他过程产生热量酷热环境下,力达到燃点但许多山火都是因为人为的错误,例如机器电线短路、汽车轮肽磨擦,扔弃未熄灭的烟蒂、焚烧垃圾、不小心处理营火和烧烤,大部分人为山火都可以避免。 

部分人选择居住在较偏远的地区,一旦山火出现,必须紧急撤离避免伤亡。 除却焚烧导致的破坏,山火会释出大量的废气和有害的微细粒子。 烟雾可以飘散到遥远的地区。 大量的二氧化碳,上升到大气层,影响太阳辐射和气候。太阳和月光亦变成橙色。 近距离释出的一氧化碳,若果吸入过多会导致缺氧甚至死亡,对灭火和救援人员做成威胁。 其他的挥发性有机物质和氮氧化气体,亦会对人畜做成损害。 

山火释出的浓烟包括许多漂浮的微细粒子,可以导致发炎反应。 部分人会感觉眼睛痕痒、鼻塞、流鼻水、咽喉不适和咳嗽。 较严重的症状包括引发哮喘、气管炎、肺炎。 患有长期心肺疾病的人士,病情可能恶化。 即使身体健康,若果经常要在户外工作或运动,吸入过多微细粒子,亦会对呼吸道和肺部做成损害。 

(三) 暖化引发的健康问题

地球的平均温度若果再上升摄氏 1.5 度,将会引发许多灾害,包括热浪、山火和暴雨成灾。 贫困的地区蒙受最大的影响,更加缺乏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足够的食物供应和安全的居所。 高温、疫症、营养不良都会做成更多伤害。加拿大的温度不算太高,但部分地区亦出现较多中暑个案。在较为贫困的地区,大多数缺乏避暑和空调设备。

随着环境变动和温度提升,部分地区会出现水灾和泛滥,但其他地区则变得干旱,以致农作物失收,而一些仍然依赖传统耕种和培植草药治病的地区、亦出现粮食和药物短缺。 砍伐森林,阻截水源,部分地区可能受惠促进发展,但其他地区却变得更加贫瘠,整体的健康状况亦受到影响。

以往大部分的热带疫症,例如疟疾,其他经蚊咬传播的感染,热带肠胃炎都是在旅游期间在当地受到感染。 但以梅毒和爱滋病为例,就因为国际旅游扩散到全球所有地区。 随着温度上升,北美洲南部和夏威夷等地区亦发现经水传播能够致病的微生物,例如近霍乱孤弧菌,钩端螺旋体,和抗药性的念珠菌亦持续增加。 美洲的东北和中部以往都有蜱虫传递的感染病例,可以引发莱姆病和洛基山斑疹热,随着温度提升,昆虫滋生,加拿大亦出现较多的感染个案。 蚊传播的疾病,例如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基孔肯亚病毒,亦有扩散的迹象。  因为温暖的天气持续较久,昆虫繁殖和活跃的时间亦相应延长。

(四)开发的代价

近年许多国家都争相开发北极资源,采矿,开辟新的航运路缐,推广旅游事业和经济发展。北极的天气极度严寒,经常变化。为了发展,就要开发道路,海岸破冰,设置能源取暖。若果没有外来干扰,北极的生态环境可以自然调节,但自从1980年,北极的温度持续上开,超越全球的平均暖化速度两至三倍。海面的冰块减少,不能够反射阳光,就会吸收更多热量。以往我们都相信地球的天气经北方调节,但现在北极的气候也受到严重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再过25年, 北极的冰在夏天可能会完全融化。开发活动带来的污染,废气,和环境破坏,已经达到难以逆转的程度。

在世界的另一端,亚马逊雨林大幅度被砍伐。将土地用来修建道路,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热带雨林被破坏,就失去了净化空气、调节环境、生态平衡和降雨的功能。交通增加和畜牧业都会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雨林内众多的植物和动物,都会失去了繁殖和栖身的家。砍伐后的地区,如果降雨量不足够,会变成干旱的草原或荒地。

海洋也蒙受到重大的污染,包括近岸的污水和废物排放,工业生产释出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轮船弃置的垃圾,和海上工厂扔弃的废料,倒如发泡胶,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可能吞下导致阻塞。重金属和毒素凝聚在鱼和其他海产体内,再经食物炼, 达到人类。这些对环境造成的重大威胁,必须各国政府和人民合作,放弃眼前的利益,为后代谋福祉。

(五)大气长河

大气长河是凝聚和悬挂在天空的一大段水蒸汽。从海洋蒸发的水分可以经过这个通道,奔流到陆地,带来降雨,什致暴雨。大气长河可以在天上蔓延长达数千公里,阔度几百公里,超越地球上的最长的河流,传递的水蒸汽量就要看深度。大气长河可以带来缓解干旱的雨水,但亦可以引发洪水淹没广泛的地区。北美洲冬季的降雨,大部分都是经过这个通道扺达陆地。我们都希望风调雨顺,但近年在世界各地都出现暴雨成灾,一小时间内近20cm的降雨量,许多低洼地区都会被洪水淹盖,政府要作出防范的应变措施。北美洲的研究,美国南加州的大气长河主要受到海洋水分蒸发增加的影响。更北的地区,就是因为大气层和海洋的温度升高,驱动变化,导致极端的天气,酿成暴雨和洪水。在亚热带地区,水分从温热的海洋表面蒸发上开和冷却,形成一个围绕低压中心旋转的热带气旋,向沿岸地区移动,亦带来狂风和暴雨,造成严重的破坏。另外一个隐忧是全球暖化可能扰乱海洋正常的暖流傅输。大量的冰雪融化变成淡水,将海水稀释,密度下降,减慢下沉速度,可能会阻碍从南向北的暖流,以致北方海洋地区的气温下降,出现严寒的天气和结冰。

全球暖化日后将会带来更多的灾害,个人能够做到的是减少制造垃圾和污染,种植和保护树木。只要有阳光和水,树木是最有效的空气净化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