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星期三

院内感染 Outbreak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12/03/26

(一)難治梭狀芽孢桿菌

本市近來陸續有醫院出現蔓延的細菌感染,需要短暫關閉病房,增強隔離措施和徹底消毒。 醫院内感染增加的原因,是因爲經常使用抗生素,細菌逐漸產生多種抗藥性。 病人從其他長期護理院轉介到醫院,或從醫院轉送至長期護理院時,都會做成細菌交流。 重症病人需要接受多項檢查和治療程序,或進行急救,穿梭多個部門,亦增加受到感染的機會。 病人接受移植手術後需要服食抗排斥藥物,免疫功能受到壓抑;癌病化療、愛滋病患者,都特別容易受到感染。 病人在醫院内居住的時間愈久,受到院内細菌感染的機會愈大。
腸道難治梭狀芽孢桿菌感染,通常發生在抗生素治療之後。 腸道内有助於消化的健康細菌被消滅,能夠致病的潛伏細菌則大量滋生。 難治梭菌能夠侵襲腸道和分泌毒素,導致發燒、腹痛和嚴重水瀉的症狀。 如果腸道嚴重發炎,失去吸收和蠕動功能,就會做成腫脹和阻塞,甚至穿破演變成爲腹腔炎。
難治梭菌可能在排便之後清理時沾染在手上,再經由手傳遞到接觸過的器皿和週遭環境。 細菌可以在體外存活 30 天,其他人經手接觸帶進口而受到傳染。 所有醫護人員和訪客都必須遵守防護措施,穿著罩袍和手套才能進入隔離的病房,離開時脫下和徹底清潔雙手。

(二)VRE 抗藥性腸球菌

另一種困擾院内病人的細菌,(VRE) 抗萬古霉素腸球菌,亦經常在醫院内傳播。 腸球菌寄居在人體之内,包括消化道、尿道和皮膚,健康的人士通常不會受到影響。 患有嚴重病症的人士,例如癌症或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很容易在院内受到感染。 在 90 年代,VRE 蛻變至近乎無葯可治的品種,幸而近年發展的新一代抗生素,已經可以壓抑細菌的傳染。 細菌可能導致腸炎、尿道和傷口感染;如果免疫功能不足,更可能入侵血液,引發心内膜炎和敗血病。VRE 可以將抗葯物的基因傳遞給其他細菌,例如金黃葡萄球菌,以致萬古霉素和多種其它常用的抗生素亦失去功效。 醫院採取了多項預防措施來減少 VRE 感染的機會;例如來自其它護理院、近期曾經住院、或曾經受到 VRE 或 MRSA 抗葯性細菌感染的人士,入住醫院時都要從鼻腔和肛門抽取細菌樣本測試。 高危的病人會被安排入住隔離和有獨立洗手間的病房。 醫護人員和訪客進出病房都要遵從防護措施。

VRE 最大的傳播媒介是醫護人員,在接觸病人後沒有清洗雙手就探訪和接觸下一個病人。 近年醫院嚴格推行正確和必須洗手的訓練,所有醫護人員都必須參與學習。 曾經有報道認爲醫生的領呔亦可能是沾染和傳播細菌或病毒的媒介,所以近年許多醫生都放棄了配戴領呔。

(三)急症室的擁擠狀況

本年初的一份研究報導,發現從長期護理院轉送到急症室接受治療的長者,在出院回到院舍之後的一週内,患上呼吸道感染和腸胃炎症狀的數目,比沒有到過急症室的長者高出三倍以上。

許多病人在急症室輪候期間,都會擔心受到其他有傷風咳嗽、或嘔吐症狀的病人傳染。 身體狀況欠佳的長者,抵抗力更弱。 一些只需要縫針和傷口護理,或簡單治療的長者病人,急症室醫生都會儘量配合,治療後請救護車的醫護人員立即送囘原地。 其他需要詳細檢驗和較長時間治療的長者,診治完畢後經常要等候數小時才能夠運送回到護理院,增加受到感染的機會。

長期護理院的醫護人員在長者病人回歸後的一星期内,必須特別注意病人的狀況,以免出現感染症狀,將從醫院帶囘的細菌和病毒散播,波及其他病人。

患有傷風咳嗽和感冒症狀的病人,急症室負責篩檢的護士都會勸諭在輪候時戴上口罩,和其他病人保持距離。 如果出現嘔吐症狀,則要立即清理嘔吐物和進行環境消毒。 在寒冷的季節,呼吸道和腸胃感染的症狀大幅上升,急症室的空間有限,變得非常擁擠,甚至需要使用通道的空間來進行診治。 我們期待政府能夠增加撥款,擴建急症室和增加服務人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