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8日星期三

兒童發燒 Children Fever Symptoms (繁體)

2020/03/16

() 發燒症狀

近來許多孩子出現發燒感冒症狀,因為有新冠狀病毒的疫情,以致父母都擔心孩子受到感染。 若果沒有到過疫區旅遊,或接觸高危人士,診治仍然是依循常規程序。

發燒通常是指體溫超過攝氏 37.5 度,肛探熱超過 38 度。 肛探熱須然比較準確,但較為困難而且孩子會感到不適。 幼兒可以量度腋下溫度,兩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量度口腔或耳膜溫度。

發燒會導致混身不適,頭痛、肌肉痛;伴隨有傷風咳嗽、腹痛、嘔、瀉等症狀。 人體溫度上升是一種保護功能,加速身體對抗感染的反應。
除卻少數孩子在體溫上升時可能會出現驚厥症狀,發燒的體溫高度並不重要,因為孩子有不同的承受和適應能力;但要找出導致發燒的原因,才能夠適當治療。

大部份發燒症狀都是因為受到病毒感染,激發身體的免疫反應。 醫生要檢查是否有其他病因和症狀;確定導致感染的細菌或病毒。 出牙很少會引發發燒,穿著過多衣服運動、中暑缺水、接種疫苗,感染和發炎症狀都會導致發燒。 若果孩子表現和行為保持正常,沒有其他可疑症狀,只需要多喝水和休息,安排看醫生跟進檢查,直至退燒。

() 幼兒發燒

若果發燒的孩子血壓不穩定或偏低、心跳加速、皮膚蒼白、神智不清,很明顯是嚴重感染,醫生會立刻做檢驗,供應氧氣,輸液和開始抗生素療程。 情況較穩定的孩子,醫生需要衡量是否有漸進的細菌感染,決定檢測的程序。 若果發高燒超過 3 天,孩子 3 歲以下,有發燒和顫抖症狀,都需要做詳細的檢查。 未滿月的嬰孩,若果有發燒症狀,因為抵抗力薄弱,感染可能迅速漫延和惡化。 在抽取血、尿、糞便、脊髓液樣本和照肺 X 光後,要依據症狀開始注射抗生素療程和抗皰疹病毒藥物。

一個月至三個月大的嬰孩,若果發高燒仍然需要做診治感染的詳細檢測。驗血、尿和脊髓液確定沒有細菌感染。 若果病況穩定,白血球數目沒有標升,可以不用留院,但要每天複檢直至退燒。是否需要服食抗生素則要憑醫生的觀察決定。 三個月以上的孩子,已經接種過第一次綜合疫苗,若果出現發燒症狀,除卻體檢以外,會建議驗血和小便。 年幼的女童 5%  7% 會因為尿道感染而發燒。 沒有割除包皮的男孩子亦有 2% 3% 的機會。 若果白血球數目增加,小便呈現發炎變化,就要開始抗生素療程。

() 發熱驚厥症狀

孩子發燒多數會自動消退和逐漸痊癒,部份父母可能會感到恐慌,擔心發高燒會導致缺水和損害大腦。 少部份則希望找到發燒的原因。 除卻治療孩子以外,還需要安撫父母,提供資訊和輔導。

6 個月至 5 歲之間的兒童,約 5% 會出現最少一次的發燒性驚厥症狀,其中部份會在發燒時重覆出現。 短暫驚厥症狀通常在發燒開始後一天內出現,體溫超過攝氏 38 度。 孩子會突然肌肉抽搐,無法控制,而且陷入昏迷。 簡單的發熱驚厥通常不會在一天內復發。 較複雜的驚厥症狀會維持到 15 分鐘,抽搐停止後在首天內可能會再次出現。 部份病人抽搐只局限於身體一邊。 症狀通常是因為病毒感染引發,例如感冒或玫瑰疹;亦可能在注射防疫針後出現發燒反應。 發熱性驚厥經常在 12 18 個月大時開始,而且有家族性的傾向。 症狀不會對日後大腦的運作做成損害。

預防發熱性驚厥著重於在孩子開始發燒時控制體溫,不要讓溫度突然標升,例如穿著輕便衣服,用溫水抹身和服用 Tylenol Ibuprofen 等退燒藥物,但未必有效。 在抽搐期間確保孩子不會跌倒或發生碰撞,不要塞任何事物進嘴裡,將頭部和身體轉側, 和用柔軟的物件承托。記錄下抽搐的時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