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

急救程序

2009/01/19
一個成年人如果心臟病猝發倒下,失去脈搏和停止呼吸, 生存的機會就端賴於是否有人能夠立即開始心肺復甦 CPR 的急救程序。 在醫院以外心臟病猝發的病人,能夠及時開始救治的是低於 1/3。 許多旁觀者都恐怕沒有足夠的訓練和急救經驗,會損害到病人。 其實病人如果不能夠獲得即時的 CPR 救治,大部份的結果是死亡。
以往進行 CPR 急救,如果只有一個救護人員,在致電 911 要求協助之後,就會先為病人做兩次人工呼吸,然後開始擠壓胸部進行心臟按摩。 因爲許多人都抗拒做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擔心感染病菌,所以新的指引:在外間進行的單人CPR,可以省卻人工呼吸的一部份,而集中在心臟按摩的正確技術。 病人剛倒下時血液内尚有充足的氧氣餘下,急救主要是恢復血液循環,將氧氣運送到重要的器官和腦部。 成年人胸部需要按壓的深度是 2 吋,每分鐘 100 次,按壓之後讓胸部反彈,產生負壓力,將血液吸進心肺之内,再憑藉按壓將血液運行。 如果心跳韻律不規則,過速或呈現心室顫動,除卻 CPR 外還要儘快使用電擊除顫。 若果可以在 6 分鐘内使用電擊除顫,有 40% 病人可以恢復正常心跳。 若果拖延到 11 分鐘,就只有 25% 的成功率。在醫院内 80% 心臟病猝發的病人,病發數小時前都有心絞痛,心跳,血壓和呼吸不穩定的先兆,如果能夠及早診治,就不會惡化至需要急救。
在醫院内,如果醫護人員發現病人心臟病猝發,就會立刻傳召急救組,開始 CPR 和供應氧氣。 急救組抵達後首先測試病人的心跳韻律,如果發現是心室顫動,就會立即使用電擊除顫。 如果不能夠成功恢復正常心跳,就要繼續 CPR 和注射麻黃素,將血壓和心跳提升,再嘗試使用電擊除顫。 急救組在進行心臟按摩時,可以同時使用氧氣面罩和泵氣袋供應氧氣和輔助呼吸。 使用氧氣面罩和泵氣袋的弊端是陽壓會導致胃脹和嘔吐,如果嘔吐物清理不及,吸進肺部,病人情況便會更加惡化。 最妥善的輸送氧氣方法是插入氣管喉,將氣管封閉保護,兼且可以將氧氣直接輸入肺部,和準確控制氧氣的濃度和壓力。 插氣管喉是急救的基本技術。
以往插氣管喉的方法,是使用有照明裝置的喉頭鏡,將舌頭壓下顯露出聲帶和氣管,再將氣管喉插入氣管的上端。 如果病人的嘴巴太小,牙齒突出,舌頭肥厚,牙關太緊,咽喉太窄或太深,頸部不能屈伸,再加上黏膜腫脹,插氣管喉便會相當困難,很容易會插進食道。 新的輔助儀器可以幫助應付這類困難的情況,特別是光纖導管和窺鏡的設備,可以在窺視鏡的清楚顯示之下,將光纖導管伸延至咽喉和氣管内,再將氣管喉套上,順著光纖導管納入正確的位置,並且可以確定咽喉和氣管沒有受到阻塞。
急救的首要任務是暢通呼吸道,輔助呼吸和增進血液循環。 嚴重失血,如果不能及時救治,血壓急速下降就會導致休克。 急症室最常見的失血狀況,包括嚴重創傷,血液外流,與及内出血,例如肺出血,肝、脾和腎臟破裂,大動脈腫瘤破裂,與及心包膜内積血。 其他症狀例如胃壁穿破,宮外孕等亦會導致大量失血。 如果不能夠儘快診斷和治療,可以危及生命。 以前要診斷隱蔽在腹腔内的出血症狀,需要動手術灌洗腹腔,察看是否有血液或腸道内的渣滓溢出,作爲決定動手術的參考指引。 如果病人情況急轉直下,當然要立刻供給氧氣,輸液,輸血和轉送到手術室動手術急救。 情況較爲穩定的病人,可以使用流動的超聲波機在急症室内進行檢查,確定是否有内出血的狀況,再決定是否需要立刻動手術。 超聲波素描亦可以鑒別宮内懷孕和宮外孕,亦可以輔助我們在頸部做穿刺手術,插入靜脈導管,輸液急救,量度中央靜脈的血壓,與及導入心臟起搏器的電線。 腦部出血雖然危險,但失血量通常不會太多。 進一步的檢查是在注射顯影劑後做電腦斷層素描,顯影度更高,但病人要離開急症室搬移到 X 光部門的檢查地區。磁力共振素描 MRI 並不適用於危急的情況,因爲檢查需時較長,而且病人身上不能藏有金屬物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