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星期五

腦部創傷

2010/03/29

冬奧開幕前﹐一位運動員﹐在無舵雪橇滑道上訓練時發生意外﹐頭部重創而死亡。 近期亦有車禍發生﹐乘客被拋出車外重傷不治。 北美洲每年都有超過二百萬人腦部受到創傷﹐須然 90% 都屬於輕傷﹐但仍然有 10% 嚴重受傷的個案﹐導致死亡和殘障。 男性腦部受創傷的機會比女性高一倍﹐15 至 24 歲的年青人佔最多數。 如果受傷之後失去工作能力﹐對家庭和社會都會構成重大的損失。 5 至 9 歲和 65 歲以上的人士﹐腦部受創的程度比較嚴重﹔如果嬰兒和幼童腦部受創﹐更要探討虐兒的可能性。 新興發展蓬勃的國家﹐擁有汽車的人數暴升﹐但卻缺乏駕車的安全理念﹐公路的設計和急救醫療體系亦未能夠同步發展﹐所以車禍導致的死亡率更高。 北美洲自從引入必需配戴安全帶﹐踏單車要配戴頭盔﹐嚴懲酗酒和濫藥人士駕車等法例之後﹐加上有適當應付嚴重創傷的急救程序﹐診治和手術﹐腦部創傷導致的死亡率已經大幅下降﹐但卻增加了許多因為腦部創傷而導致殘障的人士。
暴力﹑車禍﹑建築﹑工業和運動意外﹐與及鬥毆﹐是導致腦部創傷的主要原因。 嬰兒和幼兒﹐劇烈搖晃可以導致嚴重的腦部創傷。 2 至 4 歲的幼童多數因為跌倒。 年紀較大的兒童﹐單車意外和車禍是導致腦部創傷的主要原因。 美國堅持不禁止檢械﹐所以槍擊仍然是導致成年人嚴重腦部創傷的主要原因﹐而 75% 是基於自殺。
大腦﹑後腦和中腦﹐被封閉在頭顱骨之內﹐有一些小洞孔容許頭顱神經穿透。 最大的缺口是腦部下端連接脊髓神經的出口﹐而腦幹正處於這個部位。 腦幹是控制呼吸﹑心跳﹑血壓和神經反射的中心。 如果腦部的壓力驟升﹐就會將腦部下端的組織擠向腦幹的出口﹐影響到基本的維生功能﹐與及壓迫控制瞳孔的神經﹐導致瞳孔擴張。 腦部被一層硬膜和兩層軟膜包裹﹐如果只是硬膜外的血管受損破裂﹐只需要儘快動手術抽出淤血塊﹐就不會做成嚴重的損害。 硬膜以下的創傷出血﹐與及腦內出血﹐情況嚴重﹐即使動手術止血之後﹐仍然有可能會再度出血﹐而且腦部的細胞組織亦受到損毀。
腦部創傷的程度決定於撞擊的力度﹑方向﹑和持續的時間。 即使沒有直接的碰撞﹐急速的前衝和驟停﹑劇烈搖晃﹐都會導致腦部撞擊頭顱骨。 急速前衝和驟停﹐不但腦部前端碰撞頭骨﹐回挫的力量亦導致後端碰撞。 劇烈的搖晃更會導致瀰漫性的損害。貫穿頭顱骨的創傷﹐大部份都是暴力所致。
腦部受損的程度﹐通常要等待病人接受急救﹐情況穩定之後才能夠評估。 結合 Glasglow 昏迷指數﹑昏迷的時間﹑與及失憶的時段作為指標。 如果病人眼睛不能夠張開﹐不能發聲講話﹐手腳變得僵硬和異常地彎曲或伸直﹐都表示腦部受創的程度非常嚴重。
腦部受創的病人﹐頸骨亦可能同時受傷﹐所以在移動傷者前必須將頭部﹐頸部和背部固定﹐以免損害脊髓神經。 急救首先要穩定傷者的呼吸﹑血壓和脈搏﹐維持身體和腦部的氧氣和血液供應。 臨床檢驗和評估後﹐儘快安排電腦斷層素描﹐檢查頸部和腦部。 如果腦部因為積聚淤血或細胞組織受創後出現腫脹﹐ 導致腦內的壓力驟升﹐不但會將腦部擠迫向下端的腦幹﹐而且壓力會阻止血液流注入腦部﹐導致缺血缺氧。 治療的方法包括使用藥物排出腦內的水份﹐用機器輔助呼吸﹐增加氧氣和去除碳酸氣﹐幫助收縮血管﹐與及動手術減低腦部的壓力。
腦部的創傷﹐破壞了腦部和血管之間的天然屏障﹐容許血液內導致發炎反應的細胞和化學物質進入受傷的腦部﹐導致更多的腦細胞組織損毀﹐而損毀的腦細胞亦會釋出更多有害的物質。 許多研究都希望能夠減少這些惡性的併發症狀﹐包括使用高壓氧氣﹑降低人體溫度﹑和使用藥物壓抑腦細胞受損後釋出的有害物質﹐但至今仍然沒有重大的突破。 已經被損毀的腦細胞組織﹐目前尚未有彌補的方法。 所以必需著重於預防腦部創傷方面的宣傳和教育。
腦部創傷做成的殘障﹐需要結合多方面的輔助治療﹐包括醫護人員﹑物理治療﹑語言訓練﹑日常生活和工作培訓﹐與及心理輔導和治療﹐幫助病人和家人適應﹐以冀可以參與幫助病人康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