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星期五

消化道病症 Digestive Tract (繁體)

2023/11/20 

() 消化道的運作 

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嘴唇開始到肛門的消化道,加上肝臟分泌的膽汁,胰臟的消化酶,幫助將食物分解,提取其中的營養,再將剩餘的渣滓排出。 食物從進入口腔開始,經咀嚼將食物咬碎,口腔分泌的唾液就開始將食物分解,然後吞嚥。 整個消化過程就自然繼續進行。 不同部位消化道的不如意肌肉收縮和蠕動,將食物推進。 食物在胃坑內會滯留 2  8 小時,經過胃的收縮絞扭,與及胃酸和酶素的分解作用,將蛋白質和脂肪消化,和將食物變成糜狀,再排入小腸。 胃壁神經更會產生饑餓和飽脹的感覺,提示進食的需要。 

胃將食物排空進入小腸,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份,初段的 12 指腸接受來自胰腺的消化酶和肝臟的膽汁,繼續將食物分解和消化,後兩段的空腸和回腸負責吸收脂肪和其他營養物質。 當大部份的營養成份都經過小腸吸收之後,剩下的部份就經腸道的蠕動進入大腸。 大腸主要負責將食物渣滓中的水份和電解質吸收,糞便形成固體狀。 大腸內的微生物分解和消化腸內的剩餘營養物質,而且可以生產維生素 K 正常的微生物組合有助於維持腸道的健康,但若果服食抗生素或因為感染而破壞平衡, 發炎反應增加黏液和水份分泌,就可能出現腹瀉。 

() 嘔吐症狀 

噁心嘔吐是我們急症部門經常要處理的症狀,近期有許多兒童和青年人出現症狀。 導致嘔吐的原因會因為年歲而變異。 兒童嘔吐通常是因為病毒或其他感染導致腸胃炎、食物不潔或過敏、飲食過量、咳嗽、和胃腸阻塞引發。 若果進食不久就開始嘔吐,通常是因為食物刺激、食得過量、或胃部不適例如有胃炎或潰瘍。 相隔數小時後開始的症狀,可能是病毒或細菌感染。 成年人引發嘔吐症狀的病因較多,需要詳細詢問病歷,排除頭部創傷、腦膜炎、腦部腫瘤、胃腸道阻塞、盲腸炎、腎絞痛、酗酒濫藥、或心理因素。 大麻有止嘔吐的功效,但過度吸服亦可以引發重覆的嘔吐症狀。 懷孕初期,亦有少數孕婦出現嚴重的嘔吐。  

治療嘔吐症狀,主要是排除嚴重的病因,例如小腸阻塞,必須儘快正,否則腸道可能壞死。 兒童則較容易出現缺水症狀,尤其是嘔吐加上腹瀉。 6 歲以下的兒童,若果嘔吐加上發燒,持續超過幾小時,排尿減少,就需要儘快找醫生診治。 在嘔吐期間,不要嘗試食用固體食物,逐漸少量補充水份,例如 Pedialyte 或稀釋的果汁和椰子水。 止嘔吐的藥物不適宜給與年幼的兒童,因為可能導致昏睡。  

() 幽門螺旋菌 

幽門螺旋菌存活在消化道內,而且經常侵襲胃壁的黏膜。 估計全球有 44% 的人受到感染,大部份人都沒有症狀,但少數會導致胃腸潰瘍。 螺旋形狀幫助細菌侵進胃壁,可以到胃壁黏膜分泌的黏液層保護,不會被胃酸或免疫細胞消滅。 許多人都在年幼時受到感染,在發展中國家,人多擠逼,衛生環境和食水供應欠佳,和多人感染的地區,細菌更容易傳播。 細菌通常是經接觸唾液、嘔吐物和糞便傳播。 少數受到感染的人士,幽門螺旋菌可以導致胃潰瘍。 症狀包括空腹時胃部不適、脹悶、體重無故下降、胃口欠佳和經常打嗝。 須然較少發生,但幽門螺旋菌感染會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 除卻近似胃潰瘍的症狀,胃癌後期可能出現腹部脹痛、非常疲乏、體重驟降、和大便有血等變化。 

測試幽門螺旋菌可以在飲用尿素藥液前後量度呼出的碳酸氣濃度,測試血液或糞便的抗體和抗原。 若果不能夠確定症狀的成因,可以轉介給胃腸病專科醫生安排胃腸窺鏡。 沒有症狀或腸胃不受到影響的感染,因為胃壁沒有受到損害,不需要治療。 若果有胃炎或胃潰瘍的變化和症狀,綜合抗生素和抑壓胃酸分泌的藥物療程,可以幫助胃壁康復和減少患上胃癌的風險。 

() 腸激躁症狀 

腸激躁症狀是一種影響腸道功能和運作的病況,腸道的結構正常,並沒有明顯的損害或破壞。 症狀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困擾,但不會危害生命。 進食後會感覺脹悶不適,必須排便才能夠抒解。 其他症狀包括腹部經常感覺脹悶絞痛、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有便意和感覺排便不清,可能出現腹瀉或便秘,部份人更會感覺疲乏和煩燥不適。 北美洲估計 20% 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腸激躁症狀。 診斷通常是經過詳細問症和檢查,和排除其他危險的病變。  

除卻例行的體檢,實驗室檢驗包括血液、糞便、幽門螺旋菌篩檢,醫生可能建議造影檢查,或轉介胃腸專科醫生做胃和大腸窺鏡檢查,排除發炎、潰瘍、和腫瘤等病變。 近年引入一個新的糞便測試 Calprotectin,可以顯示胃腸道內是否有發炎或感染的變化,有助於分辨腸激躁症和腸道炎症,例如克羅思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腸激躁症狀並沒有簡單根治的方法,但可以幫助抒和減輕症狀,和避免引發症狀的因素。 改變飲食習慣,例如少食多餐,增加蔬果和軟性纖維,減少煙酒,高脂肪和刺激性食品。 輔導和運動幫助抒減壓力,服用調節胃腸功能的藥物。 在工作和家居環境中作出安排方便如廁。 

() 益生菌 

益生菌近年非常流行,有包含益生菌的食品,例如酸奶、泡菜、酸菜、豆豉、紅茶菌,與及益生菌添加劑。 常用的添加劑通常包括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布拉氏酵母。 世界衛生組織對益生菌的定義是攝取適當份量,能夠促進身體健康的細菌和真菌。 益生元是另一種保健食品,多屬於水溶性纖維和多類,可以促進腸道內寄生的益生菌滋長,和壓抑有害的細菌。 

益生菌確定的功能包括預防和減少因為服用抗生素導致的腹瀉。 用來治療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的腸胃炎,益生菌有助於減輕症狀和加速痊癒。 益生菌可以減少有害細菌的數量和有保護作用。 未能確定的效能包括用於治療腸激躁症狀、兒童的長期濕疹和連珠菌感染。 兒童濕疹可能涉及身體免疫功能的過度反應。  

益生菌要能夠發揮功效,必需通過上消化道而不被胃酸、膽汁和消化酶分解。 只有少數益生菌能夠達到大腸,而且必需長期服用才能夠維持有效的菌株數量。 購買益生菌不一定需要選擇名牌,每天服用的份量要因應病情需要。 兒童每天需要約  10 bill CFU, 成年人雙倍。 部份人服用後可能感覺輕微脹悶和增加排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