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兒童和青少年的哀傷 Grieving Kids & Teenagers

2014/06/16

(一)幫助孩子接受親人離
香港近日發生母親斬死嵗半女兒的慘案,剩下的 9 嵗哥哥,缺乏親人照料,備受心靈創傷。 家庭醫生可以處理普通的兒童病症,但大部份缺乏輔導兒童和青少年的進階訓練,經驗通常來自和家中孩子相處和目睹他們成長;共同嘗試和學習。
如果家中有人逝世,親屬和朋友都會感覺到悲慟,不知所措和難以接受。 即使自己感悲傷,仍然要盡力幫助孩子適應,不要讓他們感覺到無助。 許多時候我們都會希望時光逆轉,意外或死亡沒有發生,但現實是要接受親人已經離世,必需幫助孩子理解和明白已經發生的事情。 和孩子耐心傾,瞭解孩子的感受,情緒反應,讓他們參與作出應變的安排和準備。
孩子若果能夠得到可以信賴的人支持,分享他們的想法、疑慮和困惑,心裏就會感覺踏實。 他們需要知道並不用勉強控制情緒、哭泣、悲傷是正常的反應。 個人的感覺和想法並沒有對或錯的限制,最重要是能夠表達和與其他人分擔。 成年人亦需要排除封建和迷信,讓孩子表達心中的感受;讓他們經運動、音樂、舞蹈、寫作、繪畫、手工藝、宣洩心中的抑鬱。  在情緒波動的期間,多花時間和孩子溝通和談話;維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和鼓勵孩子繼續上學。
(二)減少家庭變動對孩子的傷害
當親人生重病或死亡,許多人在感到哀傷以外,都有許多疑問。 須然感覺難以接受,但如果能夠和醫護人員聚會探討,可以更加瞭解情況,甚至增進對生命的認識。 醫院經常會為頻臨死亡的病人家屬安排聚會,由主診醫生、護士、社工和神職人員,匯報病人的進展。 即使不能夠提供所有的答案,但仍然可以加深雙方的共識,讓家屬心理準備。
兒童和青少年,當面對親人死亡的情景,情緒反應會更加強烈和激動,往往需要較多時間擺脫困擾,重組自己的思緒和感受。 父母或監護人必須對他們多加注意,在適當時間探討他們的狀況和感受,例如是否感覺驚訝和恐懼、心是否存有疑問、或對某些情況難以理解,是否需要支持和幫助。 許多兒童和青少年可能表面硬朗,不願意顯示内心的荏弱。 如果能夠在適當和安全的環境下讓他們暢所欲言,或嚎咷大哭一次,抒發抑壓情感,更能夠幫助他們恢復正常的感受。 家庭儘管出現變動,保持孩子的常規生活習慣:上學、參與團隊訓練和群體活動、和熟悉的朋友玩耍、維持進餐和作息時間;都可以幫助他們瞭解到即使有變動,但仍然可以繼續過正常的生活。
(三)輔導孩子對親人死亡的認識
兒童在哀悼期間,經常會呈現陰晴的驟然轉變,例如一陣子顯得很憂愁和煩悶,但突然又開始歡笑和變得快樂。 當心内情感交替轉變時,兒童會憑藉玩耍的行爲來抒發感受,代替言語表達。 許多成年人認爲隱藏自己的哀傷,可以保護孩子不讓他們受到損害。 相反孩子會以爲抒發或分擔哀傷是適當的行爲,不敢表達。 成年人應要表現真誠,引導孩子一起哭、一起發愁、而不用有所保留;但亦要讓他們知道不要因爲哀傷而傷害自己或別人,提供適當的渠道宣洩抑鬱。
兒童對死亡的瞭解不足,要告訴他們死亡是身體的機能完全停頓、心跳、呼吸和腦部都停止運作,再不能夠甦醒。 不要用長睡來描述,否則孩子會對睡覺產生恐懼。
如果是父母離世或離異,不要對孩子有所隱瞞,切實地和他們討論日後生活的安排和經濟支,以免孩子感覺到受騙而對監護人失去信任。 生離死別任何人都難以接受,幫助孩子明白所愛的親人即使離開,仍然不會改變親情的聯 保留一些珍貴的時刻和記憶片段,例如在生忌的時候重覆以前的慶祝習慣,繼續學習或練習曾經受教的技能,與及保留一個紀念相冊。 宗教信仰,亦有助於抒解孩子的思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