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一) 大腦的功能
大腦和脊椎神經組成中央神經系統,再經週邊的神經連接到身體的器官和各個部位。 大腦主宰思考、決定、記憶和情緒。 控制和協調運動功能,保持平衡。 接收五官,和其他的感官訊息,包括疼痛、觸覺、位置和溫度。 瞭解、闡釋和表達語言。 調節各個器官的運作功能和荷爾蒙分泌。 維持呼吸、心率、體溫、和睡眠等自然生理運作。 保護性的抵禦或逃跑反應。 人類的大腦比其他動物發達,須然只佔身體的 2% 比重,但耗氧量達到整體消耗量的 25%,血流量佔心臟輸出血量的 15%。 保護大腦有頭顱骨和 3 層腦膜,很容易受到傷害。 每天都有大腦細胞死亡而被其他腦細胞取代。 若果不經常用腦思考和學習,腦細胞的死亡數目更高。 酗酒、吸煙和濫用藥物,都會做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保護大腦是維持整體健康的目標之一。 減少傷害,戒煙酒和有害的消閒藥物。 駕車和運動都需要適宜當的安全設施,例如配戴安全帶、頭盔。 成年人每天要有 7 至 8 小時的睡眠時間和定期作息。 選擇健康的飲食,可以參考加拿大食物指南。 多做帶氧運動。 保持和親屬朋友聯繫和社交,分享經歷和意見,加上下棋、橋牌和其他桌上互動遊戲。
(二) 損害大腦的病症
許多病症都會對大腦做成損害,懷孕期間,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和子癇症狀,對母親和胎兒都會做成損害。 孕婦通常會在懷孕初期做產前篩檢,排除嚴重的染色體異變和開放性神經管缺陷,或較詳盡的基因測試。 預防和檢查傳染病。 良好的產前和分娩期間的護理,可以減少難產和對初生嬰兒的損害。 在孩子成長期間,要接受適當的疫苗注射。 跟從安全守則,例如過馬路和踏單車時的安全措施;學習游泳,都可以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
成年人要避免酒後駕駛和高風險的活動。 拳擊、打架、高速和碰撞性的運動都可能導致腦部損傷,腦震盪,腦內出血和腦細胞的損毀,受傷後可能出現智能衰退和癲癇等後遺症狀。 創傷性的腦部損害有不同的程度,部份殘障不能逆轉,所以著重於預防。 其他可以預防和治療的腦部傷害包括傳染病,例如侵襲中樞神經的梅毒。 營養不良,例如酗酒導致維生素 B1 短缺,需要儘快補充。
中風可以因為血管阻塞或腦內出血,預防要先從改善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開始,與及減輕體重。 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帕金遜症、阿爾滋默病、享廷頓病,部份若果能夠及早開始治療,可以減慢疾病的進程。
(三) 腦震盪
輕度腦部創傷或腦震盪是因為腦部受到撞擊、搖晃、或跌倒所導致。 在進行碰撞性運動,例如美式足球和拳擊比賽時經常發生。 腦震盪通常不會導致昏迷,症狀可能並不立即顯現,但亦可能引發頭痛、眩暈、畏光和怕嘈吵、視力模糊、噁心,和感覺疲倦乏力。 思考、記憶、專注力受到影響,感覺頭腦昏亂。 情緒變化、焦慮、煩燥、激動或消沉。 睡眠亦可能受到影響。 症狀可能持續數天或數週,但大部份都會逐漸康復。 腦震盪發生後開始的數天要多休息,當症狀開始平復可以嘗試日常生活的慣常活動,短暫步行,但若果引發症狀,就要停止。 隨著症狀逐漸消退,可以恢復運動和訓練,但要循步漸進,而且要避免再次傷及頭部。 若果症狀持續兼顧且惡化,就需要轉介給專治腦震盪的專科醫生,作進一步的評估和治療。
兒童和青少年頭部受傷,都需要儘快請醫生檢查確定沒有嚴重創傷。 頭部受傷後昏迷超過 30 秒、神智昏亂、失憶、嚴重頭痛、眩暈、反覆嘔吐、言語含糊、視力模糊、耳鳴、動作不協調、定向和平衡出現障礙、行為和反應異常、出現癲癇症狀,和情況繼續惡化,都需要尋求緊急診治和護理。
(四) 昏迷
當一個昏迷不醒的病人轉送到急症室,醫生會立即開始評估和治療,詢問救護車人員,陪同的朋友或家人,陷入昏迷的經過情況。 昏迷前的症狀,例如頭痛、視力轉變或手腳麻痺。 搜尋以往的病歷和服用的藥物。 穩定病人的血氧、呼吸、血壓、脈博、和血糖。 釐定病人的昏迷程度,作為跟進的比較。 最常用的 GCS 昏迷指數,包括測試病人能否掙睜開眼睛、對言語的反應、對指令或痛的刺激有沒有作出動作或任何肢體活動反應。 重度昏迷,可能會影響呼吸和導致缺氧,需要輔助呼吸,和繼續緊密觀察生命指數和昏迷程度。
最常導致突然昏迷的原因是腦部受到損害,例如嚴重的腦部創傷、腦內出血、低血糖、低血氧、中毒、例如藥物過量或吸入一氧化碳、嚴重的神經系統感染。 問症和體檢之後,醫生會立即測試血糖和血氧,按需要供應氧氣和補充糖份,若果懷疑濫用鴉片類藥物,會注射少量的 Naloxone 解毒劑和觀察反應。 酗酒的病人則需要補充鎂和維生素 B1。
進一步的檢查包括驗血測試、心電圖、腦部電腦斷層素描、肺 X 光。 若果有嚴重感染的跡象,抽取血液和脊髓液化驗和養菌檢測。 開始抗生素或抗病毒的治療。 急性肝臟和腎臟衰竭亦可以導致昏迷。
(五) 梅毒神經系統感染
在過去 4 年,梅毒的感染數目以倍數增加,而孕婦感染梅毒將病菌傳給胎兒的例子更增添近 6 倍。 所以建議為有機會感染性病的孕婦在懷孕初期和近分娩的時候重覆檢查,及早發現和開始治療。 梅毒螺旋菌是經破損的皮膚或黏膜入侵人體,主要是經性交傳染,男同性戀者較多受到感染。 病菌亦可以經血液傳播,或患病的孕婦經由胎盤傳染胎兒,導致先天性梅毒。 梅毒螺旋菌感染後可以散播全身,潛伏或引發多種症狀。 梅毒可以劃分為早期和晚期,以一年為界線。 梅毒可以侵入神經系統,初期局限於腦脊髓液和腦脊髓膜,症狀並不明顯,通常在抽取腦脊髓液檢查時發現有異常變化。 侵入腦膜血管的梅毒初期症狀是頭痛、眩暈、性格轉變,但後期就會導致中風症狀,可以影響腦部多個部位,包括脊髓神經、影響視覺、言語和活動能力。 年輕人出現中風症狀,需要排除梅毒感染的可能性。 梅毒螺旋菌侵入腦細胞組織,可以導致精神錯亂和全身癱瘓。 若果侵入脊髓神經,可以引發臉、背和肢體的突發性劇痛、影響瞳孔收縮、失去震蕩和位置的感覺,遺尿和小便失禁。 初期的梅毒,可以注射一劑高量的盤尼西林清除感染,晚期和神經系統感染,則需要較長的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