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星期五

长期腹泻 Chronic Diarrhea (简体)

 2025/07/29 

(一) 腹泻症状 

腹泻是常见的症状,大部分都属于短暂的肠道功能障碍。 腹泻是 24 小时内大便变软、稀烂、或水泻多于 3 次、排量超过 200 克。 急性腹泻症状通常不会维持过两周,若果因为腹胃感染,经常伴随有噁心呕吐、腹部绞痛、和发烧等症状。  若果症状持续超过 4 周就列为长期腹泻。 严重的腹泻若果不能够适当补充水分和盐分,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不平衡、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免疫功能受损以致引发其他的感染。 北美洲最常见的急性腹泻是因为受到病毒感染,例如在人多密集聚会和进餐时感染诺如病毒,但多种病毒可以引发近似的症状,包括新冠病毒。 儿童以往经常受到轮状病毒感染,而且受影响多数是 5 岁以下的年幼儿童。 自从引进口服的预防轮状病毒疫苗,让幼婴在出生后两个月和四个月大时接种,轮状病毒的感染已经大幅下降。 

腹泻症状可能有其他原因,例如因为粪便积存在直肠内不能排出,直肠黏膜受到刺激,大量分泌稀水状的黏液排出,指检探肛可以发现大便阻塞。 排便失禁亦可以导致腹泻的征象,大多数因为控制排便的神经机能退化或直肠结构异常。 

(二) 慢性腹泻 

长期或慢性腹泻是指频密的稀大便和水泻症状持续超过 4 周。 慢性腹泻影响生活习惯和质素,而且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导致慢性腹泻的原因大致可以划分为功能性障碍,和因为病变引发的症状。 最常见的功能性症状是肠易激综合症 IBS。 因为病变导致的长期腹泻包括生理病变、结构异常、和消化道有异常的生物化学反应。 长时间吸纳一些食物和药物亦可以引发长期腹泻。 过量的酒精和咖啡因,可能刺激肠胃。 果糖、乳糖、和一些难以消化的糖分,因为肠道难以消化吸收,剩余的被细菌分化产生乳酸和其他酸性物质,刺激大肠导致腹泻。 因为许多奶类产品都蕴藏了乳糖,饮用或食用后就可能导致腹部绞痛、腹胀、噁心、和排气等现象。 药物例如镁盐、泻剂、胃药、部分抗抑郁药物和化疗药物,和抗生素都可以引发腹泻。 服用高剂量抗生素疗程,若果能够加上益生菌,就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长期肠炎症状,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手术切除大肠、都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 其他原因包括肠道寄生虫、胆囊切除后胆汁直接流入肠道刺激大肠、食物过敏反应、较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心理病症都可以导致长期腹泻。 长期的腹泻症状需要请医生诊治找出病因,才能够控制症状。 

(三) 肠易激综合症 IBS 

肠易激综合症 (IBS) 是一种肠道的功能障碍,肠道反应过敏蠕动和吸收功能不协调。 症状包括腹部胀痛、腹泻或便秘。 大便过硬或呈水状,或排出黏液。 即使大便频密,仍然感到排便不清。 进食后可能立即感觉需要排便,而排便后症状会暂时感觉舒缓。 一般人间中都会有近似的症状,但若果症状变得频密,就会做成困扰。 任何年岁的人都可能会出现 IBS 症状。 

肠易激综合症可以划分为腹泻类型,大便呈糊状或水状。 便秘型,大便过乾或过硬。 两者交替出现,或大便近于正常的类型。  患者的症状可能随时间转变。 若果在 50 岁后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或近亲有大肠癌的病历,必须及早安排大肠内窥镜检查。 要诊断和确定是肠易激综合症,就是要排除其他较严重的消化道病症,例如慢性肠道炎症、感染、肠道黏膜的变化和癌症病变。  导致肠易激综合症的原因并未确定,遗传因素、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情绪、心理和对压力的反应,神经系统对肠道的协调都可能做成影响,而且因人而异。 治疗主要是抒减症状,例如服用减少肠胃抽搐的药物。 治疗腹泻可以用减慢肠道蠕动的止泻药物,抒解便秘可以采用增加粪便吸收水分和促进肠道蠕动的泻药。 

(四) 抗生素导致的腹泻 

在服用抗生素期间,1/5 人会出现腹泻症状,通常不会太过严重,停止服用几天后腹泻就会减少。 抗生素消灭细菌,但亦影响肠道内正常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态平衡。 服用抗生素期间,同时每天服用益生菌可以减少出现腹泻的机会。 

在医院和长期护理院舍内,因为部分病人可能长期服用高剂量的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内的艰难 C. Difficite 过度增生,分泌的毒素损害肠道的细胞组织,引发腹泻。 年长人士,经常服用抗生素,正在接受癌病化疗,和患有影响免疫功能的长期病症,都较容易会出现症状。 除却腹泻,可能会有发烧、食欲退减、噁心、和腹部绞痛不适。 严重的艰难菌感染,频密的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引发结肠炎、肠道穿破、血液感染、甚至死亡。 部分人需要使用压抑艰难俊菌的药物。 若果肠道发炎阻塞或穿破,就需要手术治疗。 艰难菌和形成的芽孢,是经过粪便传播,手接触后,没有适当清洁双手而带进口腔。 病菌和芽孢可以在体外存活数周做成环境污染,例如触摸过的物件、床单、衣物和浴室设备。 医院和院舍内若果爆发多人感染,需要采取隔离措施。 医护人员和访客都需要穿着罩袍和戴上手套,和探访前后都要适当清洗双手。 

(五) 食物不耐受症状 

部分人食用某些食物后可能感觉胃肠不适,但仍然能够进食少量,而且有预防的方法。 食物过敏则会影响免疫系统,即使吸纳少量,亦可能引发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敏症状。 最常见的食物不耐受包括乳糖(牛奶内的糖分)、酪蛋白 (牛奶内的一种蛋白质)、和麦麸质 (小麦、大麦、黑麦等谷、麦类蛋白质)。 导致食物不耐受的原因包括缺乏消化某种食物的酶素,对食物添加剂的反应,例如保存干果、葡萄酒店亚硫酸盐,和患有肠易激综合症。 

食物不耐受症状通常只影响消化系统,进食后会感觉胀闷、胃和腹部不适、排气量增加或需要排便,但进食少量可能不会引发症状。 

乳糜泻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消化道不能够接受含有麦麸的食物,触发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抗体,损害小肠的黏膜,引发炎症,以致失去帮助吸收养分的表面纤毛层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小肠受影响的幅度成正比,可能导致腹泻、食欲退减、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感觉虚弱。 养分吸收不足会导致贫血和骨质疏松。 部分人会出现痕痛的皮肤水泡,口腔溃疡和舌头红肿。 治疗的方法是及早确诊和停止进食含有麦麸蛋白的食物,与及补充缺少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养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