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一)睡眠的重要性
保持身心健康必须有充足的睡眠,和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有同样的重要性。在睡眠期间,身体的运作机能会自然调整和修复,包括认知能力,免疫系统,荷尔蒙分泌和其他新陈代谢功能。睡眠帮助身体恢复疲劳,疗治创伤和病患。身体在睡眠休息期间,血压和脉搏都会下降,减少心脏和血管的压力。近年建议在晚间服用非利尿类的降血压药,让血压在睡眠时间达到最佳的控制,醒来的时候也不会突然标开。在睡眠状态之中,大脑可以将整天接收的信息过滤,编辑,和收藏。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感情烦恼,好好睡一觉之后就可能变得豁然开朗,懂得应付。研究显示,睡眠充足有助于控制体重。
睡眠期间大脑和身体会在两个模式之间交替。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脑电波转慢,体温和心朓率下降,大脑消耗的能量减少,逐渐陷入沉睡。当从沉睡之中开始醒觉,就会进入快速眼动睡眠状态。快速眼动状态虽然只占睡眠的少部分,但通常是做梦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段被吵醒,可能记得梦境。如果身体感觉不适,睡眠被干扰,就不能够进入沉睡。理想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不同年岁 有不同的需要。婴幼儿每天需要12 至 15小时的睡眠时间,学前儿童11 至13个小时,6 至 12岁的儿童9 至11个小时,青少年9个小时,成年人也需要7个小时以上的优质睡眠。
(二)失眠
失眠可能是难以入睡,或不能够维持足够时间的深度睡眠,易醒、早醒、多梦、或醒来后仍然觉得头脑昏乱。成年人通常需要7至9小时的睡眠才能够维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因为睡眠不足,日间会显得精神萎靡,经常打瞌睡,脾气暴躁,甚至感觉忧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惫,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增加车祸和其他意外的风险。失眠可能短暂维持数天,但也可能会成为超过一个月的长期问题。估计10 至30% 的成年人经历过失眠。年长人士,尤其是女性较多患有睡眠障碍。失眠可能是独立的状况,但更多是因为其他原因引发,例如受到疾病、环境变化和药物的髟响。轮班工作,和旅游时差扰乱身体的自然昼夜韵律,需要时间适应。嘈吵的声音,电子萤幕发出的蓝光都会刺激大脑,睡前要避免观看手机和电视,睡觉的空间要保持宁静。喝酒会短暂醉倒,但酒精的影响过后,醒来就很难再入睡。尼古丁、咖啡因,和有亢奋作用的药物,例如通鼻塞的伪麻黄硷,治疗多动症的兴奋剂类药物,都要避免在晚上服用。急性和慢性的疼痛,心肺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肠胃不适,腿部不安宁,夜尿,更年期潮热,心理压力,思绪纷纭都会影响睡眠。如果有导致失眠的原因,先要解决和纠正。原发性的失眠,先要改善生活和睡眠习惯,白天晒太阳,定期做有规律的运动。睡前要营造适合睡眠的环境和心态。
(三)鼻鼾
鼻鼾是上呼吸道的结构震荡发出的声音,睡觉的时候呼吸道出现阻塞。鼻鼾可能是睡眠窒息症的一个先兆,导致睡眠不足,但有鼻鼾声音的人并不一定有呼吸窒息症状。普遍研究认为鼻鼾发生在从浅睡过度到沉睡的时段,口腔上颚,咽喉和鼻腔的肌肉放松。如果这些肌肉过度放松下垂,就会对呼吸道造成部分阻塞,吸气的时候空气湍流加剧,引发上呼吸道的软组织振荡,产生鼻鼾的声音。如果阻塞程度较高,呼吸困难要用力吸气,鼻鼾声音就会较大。如果阻塞导致睡眠窒息,声音就会突然停止,直到再开始呼吸。导致鼻鼾的其他原因包括睡眠的姿势和习惯,仰睡,睡眠不足。鼻塞经常用口呼吸。颚位不对称,咽喉肌肉松弛。过度肥胖,颈部脂肪凝聚。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
改善鼻鼾可以先从保守的治疗开始。改善生活习惯,停止吸烟,酗酒,和服用麻醉剂。减低体重和多做运动。采用侧卧的姿势,和将床头抬高,可以减少呼吸道阻塞。多喝水,保持分泌流畅。冲洗鼻腔, 喷药稳定黏膜,减少鼻塞。大部分鼻鼾的治疗都和睡眠窒息症连结,例如配备持续用阳压打开呼吸道的机器,通过面罩输送加压空气,保持呼吸道畅通。少数人可能需要动手术来改善鼻腔和咽喉软组织造成的阻塞,但任何手术都有手术不成功,形态改变, 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四)噩梦
噩梦是令人感觉到恐惧不安的梦境,导致强烈的负面情绪和反应。梦境不但令人感觉不安,而且因为情绪受到困扰,或感觉恐惧,以致骤然从梦中觉醒,醒来之后还记得梦境中的经历。噩梦通常出现在深夜,从沉睡进入快速眼动睡眠的时段。很多人偶尔有噩梦,但频繁而令人感觉到恐惧的噩梦,就是一种睡眠病态,干扰睡眠,和影响日常生活。在日间感觉到困倦,烦躁不安,精神不能够集中。儿童经常有噩梦,通常是是因为感受到压力,例如家中出现重大的变故,或有至亲的人离世。成年人经常有噩梦,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和焦虑。身体感觉不适或者患病,例如感冒发烧,手术后,患有睡眠窒息。晚餐进食高脂肪,辛辣,难消化的食物,消夜吃得太多,都会导致肠胃不适。服用药物包括抗抑郁症,镇静剂,鸦片类止痛药和一些降血压的药物,亦会增加噩梦出现的机会。创伤后遗症也经常会令人经历长期反复的噩梦。
因为噩梦会影响到情绪令人变得消极,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尽快寻求专业辅导和治疗。要减少噩梦出现和造成影响,可以先尝试改善睡眠的环境,保持宁静、黑暗和舒适。 睡前要培养睡眠的心态,做一些松弛身心的活动,例如泡浴,听轻音乐,瑜伽,和轻度按摩。避免过度疲劳,吸烟和喝酒。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和治疗,学习应对压力、焦虑和控制情绪,加上认知行为疗法,和按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