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星期日

新冠病毒異變 COVID Variants (繁體)

2021/12/06 

() 新冠病毒傳染途徑 

新冠病毒和其他傷風感冒病毒的傳染模式,都是經病人咳嗽、噴嚏或說話和呼釋出飛沫。 週遭的人若果吸入飛沫,或觸摸污染的物件和其他介面,再觸摸自己的眼睛和口、鼻,病毒就會侵入,再漫延到鼻咽喉的黏膜,可能在 2  14 日內引發近似傷風感冒的症狀。 病毒可能繼續侵入氣管和肺部,導致肺炎。 

人體的呼吸道黏膜上有 ACE 感受體,下呼吸道和肺部黏膜的 ACE 感受體較多。 新冠病毒外層的刺突蛋白可以黏附和鎖定在黏膜細胞的感受體上,再融合進入細胞之內。 進入細胞後就會取代細胞的功能,指令細胞作為複製和生產病毒的工具,部份細胞會被破壞。 新冠病毒侵入肺部後會對肺部的小氣泡做成破壞,影響肺氣泡和微絲血管交換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廢氣的功能,兼且可能引發廣泛的發炎反應,導致嚴重的缺氧。 胸部 CT 素描顯示大幅不透明的白色陰影。 新冠病毒更會對其他器官和血液做成損害。 

治療嚴重的新冠病毒感染,首要是保持足夠的氧氣供應,包括機器輔助呼吸,與及進一步的間歇性加壓呼吸,和人工肺增加血氧供應。 其他治療包括類固醇和壓抑病毒感染和發炎反應的藥物。  

() Omicron 變種新冠病毒 

11 月底,世衛將 Omicron 列為須要關注的病毒,編號 B.1.1.529 病毒出現 30 多個蛻變,可能影響傳播和感染的程度,和引發的病情。 病毒在南非發現,當地的感染和入院數目近日稍為增加,但尚未能夠確定是否歸咎於 Omicron 的感染,因為 Delta 變種病毒亦持續擴散,抵抗力薄弱的人士感染 Delta 變種病毒後病情更加嚴重。 Omicron 的初期感染症狀是極度疲乏、肌肉痠痛、咽喉不適和乾咳。 目前已知的 Omicron 病毒特性是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士,更容易被 Omicron 變種病毒感染。 現存的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包括 Delta 變種病毒的感染仍然相當有效,減少嚴重的病症和死亡率。 藥廠亦開始研製和更新抗新冠病毒的疫苗。 測試病毒的現存方法,PCR 是提取鼻咽喉的樣本測試病毒 RNA 的存在,可以檢測到 Delta  Omicron 病毒。 其他的快速測試則需要進一步確認。 對嚴重病情的治療程序亦逐步改善,但預防仍然勝於治療。 

預防新冠病毒擴散和感染,需要政府和人民共同合作。 民眾能做到的防疫措施包括接種疫苗、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旅遊、避免到人多擠迫和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保持最少一米的安全距離、配戴合適的口罩、咳嗽和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和手肘遮掩。 比起疫情初期,我們已經有較多認識而且更懂得應付。 

() 其他變種新冠病毒 

除卻 Omicron 變種病毒,加拿大在過去兩年亦陸續發現不同的變種病毒。 部份變種病毒出現後不久自然消失,亦有一些變種病毒持續存在。 預期新的變種病毒將會不斷出現,有些可能更加猛惡,亦有些傳染力較低。 依照流感病毒的趨勢,藥廠亦要觀察病毒的變化,設計和更新疫苗。 

Delta B1.6.617.2 變種病毒 2020  10  在印度出現,現在已成全球的主要致病變種病毒。 傳播到超過 100 個國家。 加拿大今年 4 月出現第一宗,跟著迅速漫延。 Delta 變種病毒的傳染力比原來的新冠病毒高兩倍以上,感染後需要住院,深切治療和死亡率都顯著上升。 即使注射過兩劑疫苗,感染 Delta 病毒仍然會發病,但不會太過嚴重。 症狀會在感染後兩三天出現,顯示病毒繁殖迅速。 初期症狀和傷風近似,頭痛、咽喉痛和流鼻水。 

Gamma P1 變種病毒 2020  11 月在巴西發現,今年 5 月傳入加拿大。 Beta 變種病毒亦來自南非。 Omicron Gamma  Beta 三種病毒都帶有 E484K 的基因轉變,病毒的刺突蛋白出現變化,注射疫苗產生的抗體和人工生產對抗病毒的單株抗體都難以黏附上病毒的刺突蛋白,中和或引發免疫反應來攻擊和消滅病毒。 Gamma  Beta 兩種變種病毒導致的病情都比較嚴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