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1日星期五

安全使用藥物 Medication Safety (繁体)

 2025/01/27

(一) 正確使用藥物

服用藥物是為了治療疾病,和增進健康。但如果用之不當,可能對身體做成損害,什至危及生命。在開始服用藥物之前,先要了解服用的是什麼藥物。醫護人員和藥劑師都可以幫助解釋藥物的種類和成分,藥物治療的症狀,例如降血壓藥。服用的劑量和什麼時候服用最好。藥物可能導致的副作用,和服用藥物之後,有什麼要特別注意。如果出現副作用,是否可以立刻停止或者怎樣處理?有什麼食物會和藥物產生抵觸,不能夠吃?懷孕和喂母乳的時候是否能夠安全服用?

將服用的藥物抄寫下來,尤其是長者。家庭醫生很多都會準備一份精簡的病歷萃要,如果可以索取一份記錄,可以在緊急情況之下給救護員參考,或者在旅遊時間帶備。服藥一定要跟從配方指示,如果不明白,可以請藥劑師指導。不要自己改變劑量和服用的方法,或者突然停止。每天要定時服藥,以免忘記或錯誤重複。拿到新的配方藥物,就要將舊的去除,避免混淆。年長人士如果需在不同時間服用多種藥物,可以請藥劑師安排做特別的分隔包裝,將每天需要服用的藥物編好在每一隔內,服用時按出來。避免服用不必要的成藥和補充劑。 服用任何藥物也要看清楚標籤上的說明和警告。

(二) 過期藥物

大部分藥物即使過期,亦不會產生毒性。但過期的液體抗生素,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胰島素的化學成分可能會變壞。其他大部分藥物隨著時間,效能可能降低。例如過期的抗生素,不能夠完全消滅細菌,感染的症狀不受到控制,可能會擴散和惡化。弱效的抗生素,也會增加抗藥性細菌出現的機會。任何需要準確劑量控制的疾病,也不應該使用過期可能已經失效的藥物。例如抗凝血劑和抗血小板劑,是保護血管預防栓塞的藥物。腎上腺素注射器,是在緊急情況下抗敏感用。控制哮喘的吸入藥物、硝酸甘油噴劑、癲癇藥物、補充甲狀腺分泌的藥物,都必須有適當的份量才可以確保症狀可以受到控制。因為家庭醫生短缺,如果病人不能夠得到新的配方,在緊急情況之下,用過期的藥物總比沒有藥物好。

大部分藥物應該貯藏在光線較暗,但溫度和濕度不會太高的安全地方。浴室的溫度和濕度經常改變,不適宜存放藥物。除非有藥劑師指示,不要將藥物放在冰箱內。如果家裡有小孩子和寵物,更要加倍小心。過期的藥物也不能夠隨便扔棄,千萬不要倒進廁所和洗手盆,可能會對環境做成污染。沒有毒性的藥物可以棄置在垃圾箱,但最好能夠跟藥劑師商量,找出最安全的做法。用不到的鴉片類止痛劑要請藥劑師幫助處理。

(三)保持健康

今天是大年初一, 恭祝大家平安健康, 如意順遂。引用孫思貌的養生十要,略談中醫的保健之道。第一是嗇神。要減少過多的思慮。在生活中不為瑣事所擾,以平常心,從容處事。第二是愛氣。從年輕開始,要養成良好的起居、飲食和運動習慣,保持氣血暢通,和滋養元氣。第三是養形。養形就是保持身體健康,要有健康的體魄。需要增強鍛煉和同時間保養。第四是導引。要內外兼修,疏通經脈,還創設了吹、呼、嘻、呵、噓、呬等六字養生訣,強化髒胕。第五是言論。認為言多必失,要做到多聆聽,少說話。第六是飲食。要避免暴飲暴食,選擇清淡一點的食物,進食不能夠過飽。第七是房室。過滿即溢。和諧的兩性生活,既能增進感情,互相滿足,並且促進新陳代謝,保持女性青春。但也需要有笻制,不能夠過度。第八是反俗。體驗時間、精神、運動和生活方面的養生。遵從和配合自然規律。適應環境保持身心舒暢。第九是醫藥。在崇尚自然保健之外,也主張適時用藥。孫思邈的著作,包括了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譽為藥王。第十是禁忌。根據日常生活習慣,孫思邈提出了很多生活禁忌, 包括飲食丶言行、神氣、房事等的一年十二 忌。這些保健之道,可供參考。

(四)藥和食物的互相影響

不論是口服的藥物和食物,都是在吞服之後,經過腸胃道吸收進入血液。血液將養分和藥物運送到身體各部分的組織。部分會被吸收,剩下的就會被肝和腎臟分化處理,經由尿液和糞便排出。在吸收和代謝過程之中,食物和藥物都會出現兢爭。藥物的療效可能增加或減少。有一些藥物會刺激胃壁和腸道,餐後服用可以減少對腸胃的損害, 但也會影響吸收的速度。

天然產品和藥物的相互影響,與藥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同樣原理。主要是影響藥物的吸收,分佈和代謝。研究發現,有幾種水果含有影響藥物代謝酶的物質。葡萄柚是最為人知的例子,但柚子和楊桃也含有抑制細胞色素酶CYP3A4的物質。這種細胞色素酶是藥物代謝中最重要的酶素。喝一杯200亳升的葡萄柚汁,4個小時之內就會發揮最大影響力,令到腸胃吸收更多藥物進入體內。過了一天,還有4份之1的作用。增加藥物吸收可以提升效能,但也可能引發藥物過量的副作用。受影響的藥物包括一些常用的降血脂藥,和降血壓藥。牛奶、鈣片和含有鐵鎂鈣的綜合維他命,會減少藥物吸收,影響療效。服用後要相隔兩至4小時後才可以服用其他藥。抗凝血藥華法林是憑藉抑制維生素k達到抗凝血功能,高維生素k食品,例如菠菜、椰菜花、芒果會降低抗凝血藥的保護功能。

() 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對藥物作出異常的反應。任何藥物,包括處方藥、成藥、草藥都可以引發過敏反應。免疫系統錯誤將藥物鑒定為有害的化學物質而開始免疫攻擊和排斥。藥物過敏有不同的症狀,最常見的是蕁痲疹,出疹和發燒。嚴重的過敏反應,可能會導致休克,血壓驟降,呼吸道封閉的過敏性休克,必須立刻開始急救。較常見引發過敏反應的藥物包括抗生素,例如盤尼西林,消炎止疼藥,化療藥物,治療自體免疫系統疾病,例如類風濕的藥物。身體接觸過可能導致過敏的藥物之後,就會產生抗體。再接觸就會出現反應。很多人被認為對盤尼西林過敏, 可能在兒童時候服用藥物治療咽喉痛或者耳朵發炎, 服用後出現皮膚紅疹,但紅疹可能是因為病毒感染引發的皮膚反應。真正對盤尼西林敏感的人數比例低於總人口的1%。確定是否對藥物敏感,可以做皮膚測試,但必須在可以治療過敏反應的診所內進行。

治療輕微的過敏反應,停止服用導致過敏的藥物。按醫生指示,服用長效的抗敏感藥物。嚴重的過敏反應,要立刻致電911 求助。如果準備有應急的藥物,立刻注射腎上腺素(epinenephrine), 服用抗組織胺, 和皮質類固醇。如果症狀沒有完全消退,仍然要到急症室接受觀察和治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