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一)睡眠的重要性
保持身心健康必須有充足的睡眠,和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有同樣的重要性。在睡眠期間,身體的運作機能會自然調整和修復,包括認知能力,免疫系統,荷爾蒙分泌和其他新陳代謝功能。睡眠幫助身體恢復疲勞,療治創傷和病患。身體在睡眠休息期間,血壓和脈搏都會下降,減少心臟和血管的壓力。近年建議在晚間服用非利尿類的降血壓藥,讓血壓在睡眠時間達到最佳的控制,醒來的時候也不會突然標開。在睡眠狀態之中,大腦可以將整天接收的信息過濾,編輯,和收藏。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感情煩惱,好好睡一覺之後就可能變得豁然開朗,懂得應付。研究顯示,睡眠充足有助於控制體重。
睡眠期間大腦和身體會在兩個模式之間交替。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腦電波轉慢,體溫和心朓率下降,大腦消耗的能量減少,逐漸陷入沈睡。當從沈睡之中開始醒覺,就會進入快速眼動睡眠狀態。快速眼動狀態雖然只佔睡眠的少部分,但通常是做夢的時間,如果在這個時段被吵醒,可能記得夢境。如果身體感覺不適,睡眠被干擾,就不能夠進入沈睡。理想的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不同年歲 有不同的需要。嬰幼兒每天需要12 至 15小時的睡眠時間,學前兒童11 至13個小時,6 至 12歲的兒童9 至11個小時,青少年9個小時,成年人也需要7個小時以上的優質睡眠。
(二)失眠
失眠可能是難以入睡,或不能夠維持足夠時間的深度睡眠,易醒、早醒、多夢、或醒來後仍然覺得頭腦昏亂。成年人通常需要7至9小時的睡眠才能夠維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因為睡眠不足,日間會顯得精神萎靡,經常打瞌睡,脾氣暴躁,甚至感覺憂鬱。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憊,會影響到工作和學習,增加車禍和其他意外的風險。失眠可能短暫維持數天,但也可能會成為超過一個月的長期問題。估計10 至30% 的成年人經歷過失眠。年長人士,尤其是女性較多患有睡眠障礙。失眠可能是獨立的狀況,但更多是因為其他原因引發,例如受到疾病、環境變化和藥物的髟響。輪班工作,和旅遊時差擾亂身體的自然晝夜韻律,需要時間適應。嘈吵的聲音,電子螢幕發出的藍光都會刺激大腦,睡前要避免觀看手機和電視,睡覺的空間要保持寧靜。喝酒會短暫醉倒,但酒精的影響過後,醒來就很難再入睡。尼古丁、咖啡因,和有亢奮作用的藥物,例如通鼻塞的偽麻黃礆,治療多動症的興奮劑類藥物,都要避免在晚上服用。急性和慢性的疼痛,心肺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腸胃不適,腿部不安寧,夜尿,更年期潮熱,心理壓力,思緒紛紜都會影響睡眠。如果有導致失眠的原因,先要解決和糾正。原發性的失眠,先要改善生活和睡眠習慣,白天曬太陽,定期做有規律的運動。睡前要營造適合睡眠的環境和心態。
(三)鼻鼾
鼻鼾是上呼吸道的結構震盪發出的聲音,睡覺的時候呼吸道出現阻塞。鼻鼾可能是睡眠窒息症的一個先兆,導致睡眠不足,但有鼻鼾聲音的人並不一定有呼吸窒息症狀。普遍研究認為鼻鼾發生在從淺睡過度到沈睡的時段,口腔上顎,咽喉和鼻腔的肌肉放鬆。如果這些肌肉過度放松下垂,就會對呼吸道造成部分阻塞,吸氣的時候空氣湍流加劇,引發上呼吸道的軟組織振蕩,產生鼻鼾的聲音。如果阻塞程度較高,呼吸困難要用力吸氣,鼻鼾聲音就會較大。如果阻塞導致睡眠窒息,聲音就會突然停止,直到再開始呼吸。導致鼻鼾的其他原因包括睡眠的姿勢和習慣,仰睡,睡眠不足。鼻塞經常用口呼吸。顎位不對稱,咽喉肌肉鬆弛。過度肥胖,頸部脂肪凝聚。吸菸、酗酒和濫用藥物。
改善鼻鼾可以先從保守的治療開始。改善生活習慣,停止吸菸,酗酒,和服用痲醉劑。減低體重和多做運動。採用側臥的姿勢,和將床頭抬高,可以減少呼吸道阻塞。多喝水,保持分泌流暢。沖洗鼻腔, 噴藥穩定黏膜,減少鼻塞。大部分鼻鼾的治療都和睡眠窒息症連結,例如配備持續用陽壓打開呼吸道的機器,通過面罩輸送加壓空氣,保持呼吸道暢通。少數人可能需要動手術來改善鼻腔和咽喉軟組織造成的阻塞,但任何手術都有手術不成功,形態改變, 出血和感染的風險。
(四)噩夢
噩夢是令人感覺到恐懼不安的夢境,導致強烈的負面情緒和反應。夢境不但令人感覺不安,而且因為情緒受到困擾,或感覺恐懼,以致驟然從夢中覺醒,醒來之後還記得夢境中的經歷。噩夢通常出現在深夜,從沈睡進入快速眼動睡眠的時段。很多人偶爾有噩夢,但頻繁而令人感覺到恐懼的噩夢,就是一種睡眠病態,干擾睡眠,和影響日常生活。在日間感覺到困倦,煩躁不安,精神不能夠集中。兒童經常有噩夢,通常是是因為感受到壓力,例如家中出現重大的變故,或有至親的人離世。成年人經常有噩夢,也可能是因為壓力和焦慮。身體感覺不適或者患病,例如感冒發燒,手術後,患有睡眠窒息。晚餐進食高脂肪,辛辣,難消化的食物,消夜吃得太多,都會導致腸胃不適。服用藥物包括抗抑鬱症,鎮靜劑,鴉片類止痛藥和一些降血壓的藥物,亦會增加噩夢出現的機會。創傷後遺症也經常會令人經歷長期反覆的噩夢。
因為噩夢會影響到情緒令人變得消極,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須儘快尋求專業輔導和治療。要減少噩夢出現和造成影響,可以先嘗試改善睡眠的環境,保持寧靜、黑暗和舒適。 睡前要培養睡眠的心態,做一些鬆弛身心的活動,例如泡浴,聽輕音樂,瑜伽,和輕度按摩。避免過度疲勞,吸菸和喝酒。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和治療,學習應對壓力、焦慮和控制情緒,加上認知行為療法,和按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五)安眠藥
如果嘗試過改善生活和睡眠習慣,心理輔導和治療,仍然難以入睡,而失眠影響到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和運作,許多人都會嘗試服用藥物幫助睡眠。安眠藥包括不需要處方和處方兩大類。非處方類安眠藥最常用的是抗組織胺,例如Benadryl,褪黑激素 Melatonin, 和鎂鹽。褪黑激素是大腦松果體分泌的荷爾蒙,隨著生理時鐘,臨近睡眠時間褪黑激素分泌會自然增加,讓身體感覺到需要睡覺。服用褪黑激素劑量不要太高, 否則會累積在體內,影響生理時鐘的運作。鎂鹽,倒如 Magnesium Glycinate, 和 Magnesium Citrate有鎮靜和安定神經系統的功能,幫助鬆弛和入睡, 也可以減少腿部不安寧的症狀。 鎂鹽的安眠作用因人而異,服用過多可能導致腸胃不之適和腹瀉。中醫認為一些食物可以幫助睡眠,包括蓮子、百合、大棗、桂圓,合桃、可以佐膳,亦可以用作羹湯。這些食材大致對身體無害,但不要胡亂服用一些複方成藥,因為可能和服用的配方藥物發生扺觸,尤其是要服用多種藥物的人士。
處方類的安眠藥物包括Benzodiazepine苯二氮平類藥物,例如 Ativan, 和Z類藥物,例如Zoplicone, 都會增加神經傳導物質GABA 的功能,幫助鬆弛神經和促進睡眠,但服用後早上可能仍然會有睡意。如果繼續服用就會造成依賴和成癮。抗抑鬱藥例如 Trazodone, Doxepin 都具有鎮靜作用, 適用於焦慮和抑鬱導致的失眠。安眠藥和鎮靜劑都會影響大腦的運作,記憶和專注能力下降。突然起來可能會有眩暈和不平衡的感覺,增加年長人士摔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