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一)月經出現問題
當女孩子步入青春期,荷爾蒙分泌就會出現重大的轉變。卵巢受到腦下垂腺釋出的荷爾蒙刺激,卵泡就會開始週期性排出成熟的卵子。每一個週期,其中一個卵巢會排出一個卵子。荷爾蒙的轉變也會對子宮內膜造成影響,黏膜變得豐厚和充血,準備接受卵子和精子結合形成的胚胎。如果卵子沒有受精,子宮內膜和卵子就會在排卵大約兩週之後自動脫落,經陰道排出體外,也就是行經。女性的月經週期因人而異,自身也會出現參差。通常在21 至35天內會行經一次,維持2至7天。大部分女性在10至15歲開始第1次月經,45至55進入更年後開始停經。常見的月經問題包括月經失調,太多、太少,或在非經期時段內出血。如果經血量過多,出現大的血塊,大量經血流失,感覺到虛弱,頭暈,氣促,心跳加速和血壓下降,下腹疼痛,尿液檢驗顯示懷孕,都需要儘快到醫院診治。停經後經血再次出現也需要做詳細的檢查。其他月經問題包括經痛,可能是因為子宮收縮,有遺傳的傾向。經痛也可能是因為子宮或卵巢出現變化,盤腔感染或盆腔內其他器官出現病變。懷孕期間出血和下腹疼痛,也需要儘快診治,確保母嬰平安。如果男方精子質量正常,不孕也可能是因為女性排卵,荷爾蒙分泌和生殖系統的異常變化。女性月經出現變化, 除卻問症和婦科檢查,必需要做驗孕測試。
(二)多囊卵巢綜合症
多囊卵巢綜合症是一種女性內分泌失調症狀。大部分在18歲至44歲期間出現。雄激素分泌過多,不能夠排卵,和卵巢出現囊腫,但卵巢囊腫只是一個症狀,而不是致病的原因。症狀包括月經失調,一年之中月經次數太少,什致閉經,但也可能導致月經維持過久和失血量過多。因為卻乏排卵,所以不能夠成孕。雄激素分泌過多,出現痤瘡和體毛增長,例如女性長出鬍鬚和濃密的體毛。脫髮和禿頂。代謝症候群,肥胖,二型糖尿病,腎上腺分泌不平衡,甲狀腺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名稱來自超聲波所顯示的卵巢變化,但只有15% 患者有典型的卵巢囊腫。致病原因是多種系統性的分泌不平衡,主要是下丘腦的分泌失調,影響多個器官。多囊卵巢綜合症有遺傳的傾向,環境污染和過度肥胖,也會增加發病的機會。
診斷包括觀察症狀,驗血量度下丘腦釋出的激素,雄性激素,胰島素和其他調節代謝功能的荷爾蒙。盤腔超聲波檢查會顯示很多未成熟的卵泡,彷似一串珍珠。治療主要是要降低對胰島素的抗拒,控制二型糖尿病。治療多毛症和痤瘡,減少脫髮。恢復有規律的正常月經週期,預防子宮內膜增生和子宮癌病變。恢復生育能力。飲食控制和減低體重可以改善血糖高度,但大部分要加上藥物治療,例如服用Metformin。口服避孕藥可以減少雄性激素引發的變化,和恢復正常的月經週期。
(三) 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內膜異位是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以外的部位出現和引發疼痛症狀,而且會隨著月經週期的不同激素分泌影響而變動。 黏膜組織可以出現在卵巢、大腸外層、和盆腔內的周邊組織。 內膜組織會隨著月經週期生長,變厚,和枯萎;漏出的血液和殘餘的細胞組織就會積聚在盆腔之內。 血液和渣滓可能導致發炎反應、結痂、和將盆腔內的器官,例如腸道黏連。 輸卵管和卵巢被侵襲,就會導致不孕。 估計高達 10% 的年輕婦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症狀。 經痛程度通常比較嚴重,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性交時亦感覺疼痛,和可能導致出血。 腹脹和大便不暢順,排便和排尿感覺不適。 部分患者會感覺疲累,抑鬱和焦慮。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但可能是因為經血逆流到輸卵管,再進入腹腔。子宮內膜細胞經過淋巴或血管,轉移到其他部位。免疫系統未能夠有效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
診斷除卻病歷和臨床檢測,通常需要做超聲波和磁力共振成像才能夠確定。 最準確的診斷方法是在腹腔窺鏡檢查和進行手術時觀察和提取細胞組織化驗,排除其他盆腔內的病變。 治療要根據患者的症狀、影響的部位、個人選擇和預期目標來決定。 藥物治療包括止痛藥、壓抑雌激素分泌的避孕藥、孕胴、和調整促性腺釋放激素類的藥物。 手術可以改善黏連和去除結疤組織,但病變可能復發,需要長期跟進和治療。
(四)經痛
許多女性在經期前後和經期中間都會感覺到下腹疼痛, 部分女性經痛可能非常劇烈和難受。除卻腹痛,可能伴隨有頭痛、背痛、腰痛、頭暈、昏厥、腹部脹痛、腹瀉、噁心嘔吐和混身不適、情緒不穩定和脾氣暴躁、感覺非常困倦。經痛症狀可能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典型的經痛症狀通常在月經開始時出現,持續約三天。年輕女性的經痛可能沒有特別的病因引發,但較多會影響經血量多,經期不準確,12 歲前開始行經,體重過低的女性。性生活較為活躍的女性,要做婦科檢查,排除感染。嚴重的下腹疼痛,需要安排超聲波素描和進一步的檢查,確定沒有宮外孕、盆腔炎、間質性膀胱炎、闌尾炎、腎石等症狀。 較年長的婦女若果出現經痛,可能是因為有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等症狀。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估計有20 至90% 曾經承受過不同程度的經痛。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影響,隨著年歲增長,或懷孕分娩後,經痛症狀會逐漸減輕和減少復發。經常運動的女性,亦較少患有經痛。
若果經痛是因為其他原因引發,需要確定病因和提供適當的治療。原發性的經痛,可以嘗試熱敷,按摩,和服用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成效達到80%,但藥物可能會刺激胃壁。因為經痛可能在排卵後就會出現,服用避孕藥,或置入釋出荷爾蒙的宮內笻育器阻止排卵,都可以減輕經痛症狀。針灸也可以幫助抒減痛楚。
(五) 停經後的的病變
女性經期停止一年後才能確定是絕經。 絕經之後再次出現少量經血,即使沒有其他症狀,亦不能夠忽視。 絕經後少量出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病變,例如子宮內膜萎縮,子宮內壁出現息肉或接近黏膜的纖維瘤,因為服用賀爾蒙補充劑導致黏膜增生,子宮頸或陰道破損;但仍然需要排除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病變。 醫生通常會先做婦科檢查,觀察陰道和子宮頸的變化,安排超聲波素描,再轉介給婦科醫生做子宮內膜細胞組織活檢。 子宮內膜活檢可以在診所內進行,醫生將幼細的吸管置入子宮腔內,吸取內膜細胞組織做切片化驗。 良性的變化通常不需要治療,經血會自然停止。 若果子宮內膜發現有癌細胞,通常要動手術割除子宮和卵巢。 若果癌細胞沒有擴散到子宮以外,治癒率很高。 因為黏膜萎縮和變得薄弱,稍為摩擦可能會破損,進行性行為時可能感覺疼痛。可以採用局部的補濕和潤滑劑,或塞進陰道的低劑量雌激素軟膏或藥片,可以令到黏膜變得較為豐厚,而不會影響子宮內壁。
停經之後,因為雌激素分泌減少,患上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隨著年歲增加,必需注意體重,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經常運動。 缺乏雌激素的刺激和保護,骨骼的鈣質難以保留和吸收,逐漸流失。 骨骼的密度每年下降 1% 至 2%,變得脆弱,容易壓碎和折斷。 停經後要補充鈣和做一些負重運動,保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