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星期日

停經期 Menopause

2015/12/21 

() 停經的生理變化 

更年期是女性步入中年之後一個重要的生理變化階段。 部份婦女因為擺脫了月經週期和懷孕的困擾,可以更加積極享受生活。 但亦有部份人因為失去了生育能力,感覺青春已逝。 因為年歲和荷爾蒙變化,一些少毛病都經常出現,例如潮熱、失眠、感覺煩燥不安、性慾減退、抑鬱,與及頭痛、頭暈、耳鳴、腰酸背痛等症狀。 

女性由青春期開始,腦下垂腺開始週期性的分泌,刺激卵巢中的濾泡成熟和排卵,並且促使卵巢分泌雌激素和黃體素。 雌激素使到子宮內膜變得豐厚,而黃體素則有穩定作用,幫助卵子受精後黏附和成長。 若果沒有受精,兩種激素分泌都會下降,子宮內膜隨著剝落形成月經。女性月經通常持續至 45 55 歲;當卵巢停止排卵,就進入停經期。 

在停經前一至兩年,每年月經次數會逐漸減少,時間變得不規則、經血量通常逐漸下降;但亦可能變得多量,直至經期完全停止。 停經的定義是最後一次經期之後一年內再沒有月經出現。   曾經動手術割除子宮但保留卵巢的女性,可以憑藉驗血測試卵泡刺激素和雌激素,決定是否已經停經。 如果停經之後再次出現月經,則需要決定子宮內壁是否出現變化。 

() 更年期出現的症狀 

近年許多婦女都比較注意營養和運動,所以荷爾蒙分泌保持活躍,停經的年齡有延遲的趨勢。 因為許多婦女都投入社會工作,所以更年期出現的健康問題亦備受關注。 當卵巢開始衰竭,雌激素分泌下降,體內許多器官和組織都會受到影響。 () 更年期症候群,主要是自主神經、精神和情緒出現障礙。 血管舒縮產生的潮熱:臉龐、頸和胸部都會感覺發熱和潮紅。 每天可能突然出現一兩次;亦可能非常頻密;而且會冒汗。 潮熱會導致失眠和感覺煩燥不適。 情緒變得不穩定、心悸緊張、焦慮、記憶力減退和注意力不能集中,亦可能出現多種痛症。 () 停經後出現的生殖和泌尿系統症狀:是因為缺乏雌激素支持,陰道黏膜開始萎縮和分泌不足、容易受到損傷。 潤滑液分泌不足,陰部乾燥和收窄,行房時可能感覺疼痛。 抵抗力亦相應下降,容易出現陰道炎和尿道炎等症狀。 () 骨骼細胞缺乏雌激素滋養,骨質流失速度在停經後迅速增加,若果未能夠補充足夠鈣質,可能出現骨質疏鬆的變化。 脊骨可能下塌;而摔倒或碰撞則會導致骨折,嚴重影響行動。 () 婦女停經之後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在五年之內增加一倍,到 60 歲時與男性相仿。 

() 停經症狀的治療方法 

評估停經症狀,必須兼顧整體健康狀況,保護骨骼、衡量患上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提供癌症篩檢、與及檢討吸煙和喝酒的習慣。 醫生通常會安排血液測試,婦科和子宮頸抹片檢查,與及乳房 X 光素描。 如果停經後出現的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病人年歲在 60 歲以下、停經未超過 10 年、沒有患上心臟血管疾病和乳癌的額外風險,醫生會考慮補充荷爾蒙,包括雌激素和黃體素。 若果已經切除子宮,則只需要補充雌激素。 噴灑在皮膚上吸收的雌激素比較安全,靜脈凝血作用較低。 補充黃體素可以減少子宮內壁黏膜增生和癌症病變。  有心臟血管疾病風險的女性不適宜使用荷爾蒙補充劑,但可以嘗試服用一些有穩定自主神經作用的抗抑鬱藥物,與及 Gabapentin類的鎮靜止痛藥物。 陰部和陰道黏膜呈現退化萎縮的女性,可以使用局部的潤滑保濕劑,或低劑量的雌激素陰道塞劑。 性交時感覺疼痛的女性,可以嘗試服用 Ospemifene,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藥物,增加陰道黏膜的厚度和分泌。 市面上有許多治療停經症狀的草本製劑,但劑量和療效並不可靠。 除卻藥物以外,,多運動、調整生活和作息習慣、多吃新鮮的蔬果、補充維生素 D 和鈣質,都有助於改善停經症狀。

2015年12月19日星期六

心臟血管疾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2015/12/14

() 冠心病的致病原因

冠心病的病因,大部份可以預防和矯正。 若果父母親在 55 歲以前心臟病發,子女患上冠心病的機會比較高。 但家庭環境和習慣亦很重要,父母經常吸煙、暴飲暴食、懶做運動、子女亦會跟循陋習。 吸煙人士患上冠心病的機會比不吸煙人士高一倍以上,36% 的冠心病患者都有吸煙的習慣。 只要戒除吸煙,風險就會減輕。 體重過高,例如 BMI 身體質量指數超過正常人 30% 以上,患上冠心病的機會亦相應提升。 肥胖人士亦較多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 中年以後,必需注意體重,進食不宜過飽和選擇健康的飲食。 10% 的冠心病和缺乏運動有關連。 運動有助於減輕體重和改善血液內的脂肪蛋白比例。 每週最少要做三次運動。 患上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機會都會隨著年歲增加。 糖尿病患者更屬於高風險的類別,心冠狀血管栓塞程度更嚴重,而且心絞痛的症狀可能因為神經受損而不自覺。 中年人士必需定期做身體檢查,果發現有症狀可以及早治療和控制。生活和工作緊張很難衡量,但女性較容易受到影響。 研究發現工作壓力會導致血管收縮。 若果能夠從工作中得到樂趣,壓力自然可以舒緩。 年歲增長,冠心病和中風的機會亦隨著增加,所以要從少培養好的生活習慣。 

() 冠心病的症狀 

冠心病大部份是因為血管呈現粥狀硬化,病發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其中一截血管變得大過陜窄而閉塞,或因血管斑塊的表層破裂;血小板凝聚而形成血栓。 近年較多年輕的人士出現冠心病症狀,大部份都是因為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所導致。 驟然吸服過量興奮劑可能引發心臟病,但慣常吸服可加因的人士之中,只有 6% 出現冠心病突發 症狀。

冠心病最常見的症狀是心絞痛,例如上樓梯或勞動時胸口感覺翳悶或有壓迫感,可能傳遞到左肩、背、手臂、和下頜。 通常持續幾分鐘、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可以抒解症狀。 穩定的心絞痛通常可以預料,例如在過度活動或勞動、緊張和情緒激動時才會出現。 只要立即停止活動和休息, 或服用藥物,症狀就會消退。 不穩定的心絞痛包括初發的症狀,未能確定嚴重程度。 如果在休息或晚間睡眠時出現症狀,心絞痛的嚴重程度加劇,持續時間較久或痛感未能完全消退,都需要儘快進院診治,因為可能是冠心病發的警號。 部份患有冠心病的人士可能沒有心絞痛的症狀,第一次病發已經出現心臟衰竭的徵狀,例如腳腫、肺積水、呼吸困難、甚至然心肌梗塞和暴斃。

() 冠心病發的治療程序 

當急症室接收一位心絞痛的病人,負責甄別的護士會立即評估病人的嚴重程度,知會醫生。 臨床的診治包括詢問病症,體檢和風險評估。 如果屬於高危的心絞痛,就會同時間開始診斷和治療程序。 初步診斷包括接駁監察病人脈搏、血壓、血氧的示波儀、心電圖、血液檢驗量度病人的心肌鈣蛋白、與及胸肺 X 光檢查。 同時間開始供應氧氣, 保持血氧飽和度在 90% 以上。 輸液、服用阿司匹林防止血小板凝聚,硝酸甘油擴張冠狀動脈、抒解痛楚和緩和心跳。 如果心電圖呈現心肌梗塞的變化,就會加上抗凝血的藥物。

本市教學醫院的標準,如果心電圖顯示心絞痛症狀屬於 ST 段提升的急性心肌梗塞,就要安排在 90 分鐘內轉送至心臟手術治療室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與及因應栓塞的狀況,進行氣球血管擴張手術,將血管栓塞的部位撐開和置入支架。 如果有多條冠狀動脈出現栓塞,可能需要做搭橋手術。 病人手術康復後仍然需要跟進治療,改善生活習慣和循步漸進開始運動。
疑似心絞痛但心電圖和心肌鈣蛋白重覆檢查之後顯示沒有任何變化的病人,如果症狀消退和情況穩定,病人可以出院,但醫生會安排做跑步心電圖或其他檢測,與及日後跟進。

2015年12月11日星期五

傳染病新資訊 Infectious Diseases Update


2015/12/07 

()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後遺症 

伊波拉病毒感染死亡率平均達到 50%,即使僥倖生還,仍然會有許多後遺症狀。 病毒非常兇險,但適當的隔離和衛生措施,可以防止傳染。 病毒是經過近距離接觸、沾染上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內臟器官和體液,透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侵入體內。 病人用過的床單、被、衣服,都可能帶有病毒,必須小心處理和消毒。 醫護人員若果不嚴格執行防禦措施,很容易受到感染。 初期症狀是高燒、頭痛、肌肉痛和咽喉不適;繼而出現嘔吐、腹瀉。 當病毒入侵肝臟和腎臟,就會導致肝腎功能衰竭,病毒經常引起廣泛出血,由牙肉漫延到腸道與及皮下出血。 病毒能夠破壞白血球和免疫系統,迅速漫延至身體各個部位和器官。 

一位 44 歲的醫生在西非服務時受到病毒感染,曾經出現過腦炎、嚴重腹瀉、腎臟和呼吸功能衰竭。 這位醫生的性命終於挽回,但卻出現許多複雜的併發症狀,包括精神狀態不穩定、風濕關節疼痛、一隻眼受到病毒感染,幾近失明。 幸而眼睛葡萄膜炎終於慢慢消退,視力得以保存。 症狀消退後伊波拉病毒可能繼續寄存在病人體內,所以建議症狀痊癒後仍然要避免性交 3 個月,或嚴格使用孕套。 醫護人員必須遵守頒佈的隔離程序防禦措施。 

() 性傳染病的監察和研究 

自從 2012 年開始,感染梅毒的個案持續攀升,達到過去 30 年的最高峰。 最高風險是 30 49 歲,有多個性伴侶的男性戀者;但其他年歲和異性的感染率亦隨著增加。  梅毒經性交、口交和肛交傳播,若果不能夠及早治療,可以導致腦部受損、失明、失聰、甚至死亡。 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當然是戒慾,其次是嚴格使用避孕套。 注射盤尼西林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近年省政府鼓勵病人接受愛滋病測試,可以及早發現和開始治療。 在過去數年,本省感染愛滋病的病人數目保持平穩。 因為能夠及早治療,患有愛滋病的母親誕生的嬰兒,受到病毒感染的個案下降至近於零。 

近期一個藥物測試,對象是 400 個有多個性伴侶經常進行肛交的男性。 半數在性交前服用兩劑 Truvada 300mg 藥丸,24 小時和 48 小時後再每次服用一劑。 其餘半數服用安慰劑。 9 個月之後,沒有服用 Truvada  的一組,有 14 人呈現愛滋病陽性反應。 服藥的一組,只有兩人染病,而染病的兩人都沒有依照指示服藥。 藥物價格相當昂貴,而且未必是 100% 有效;尚需要進行更廣泛的測試。 如果病人持續進行高風險的性交,即使服用藥物亦未必有足夠的保護功效,而且可能感染其他的性病。 

() 盲腸炎的治療選擇與及濫用抗生素的弊端

 盲腸炎通常需要儘快動手術切除,如果耽擱治療時間,可能貫膿穿破導致腹腔炎、門靜脈炎、和血液感染,以致休克。 近年多數採用微創手術。 只需在下部位切開幾個約一厘米的小孔,就可以用窺鏡進行;但手術時間比傳統切割手術長。 盲腸手術須然比較簡單,但必需由有經驗的手術專科醫生操刀,才可以減少出血和發炎等併發症狀。 近年一個研究,得到 530 位確診患上盲腸炎的病人參與,半數動手術,半數接受抗生素療程。 動手術的一組需要較長時間復原,24% 出現傷口感染。 接受抗生素療程的盲腸炎病人大部份在一週內症狀消失,但有 21% 盲腸炎復發,需要接受手術。 在偏遠欠缺醫生的地區,旅遊或乘坐郵輪期間,抗生素治療可以暫時消除症狀;容後有需要才動手術。  

抗生素須然治癒了許多感染病症,但亦導致許多頑強有抗藥性的細菌出現,例如 MRSAVRE、和艱難梭菌。 多種抗藥性的細菌是因為過度濫用抗生素形成,即使用新的抗生素亦要未必有效。 近年美國一個研究,為 7000 多位腸道帶有艱難梭菌的病人進行糞便移植療程,在病人腸道內注入正常人捐贈的糞便樣本。 86% 病人完全痊癒;腸道內細菌組合回復正常。 糞便移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看是否適合不同體態和健康狀況的病人。

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

冬季保健 Winter Health Concerns

2015/11/30

() 應付傷風感冒的方法

天氣變得寒冷,傷風、咳嗽、咽喉發炎、哮喘和感冒的症狀亦較多出現。 大部份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都因為受到過濾性病毒侵襲。 如果家裡有人生病,用過的碗筷杯碟、毛巾,都要清洗乾淨。燈掣、門把手、共用的電腦鍵盤和遙控器,都要清潔乾淨。 經常洗手,可以減少傳播病毒。 65 歲以上的長者,年幼兒童、孕婦和患有長期病症的人士,感冒可以導致肺炎,影響心臟和腎臟功能,引發其他併發症狀。 須然服食特敏福等抗流感藥物可以稍為壓抑症狀;但最佳的預防方法仍然注射預防流感疫苗。

在學的兒童最容易感染傷風症狀。 當身體的免疫系統嘗試對抗病毒,就會出現發炎反應,導致微絲血管膨脹,分泌增加和鼻塞、咽喉痛等症狀。 抒解兒童的傷風症狀,最佳的方法是使用鹽水灌洗或噴灑鼻腔。 市面上有許多沖洗鼻腔的器材和製劑;但調校生理鹽水可以用半茶匙鹽溶解在一杯溫水之內,適用於沖洗鼻腔和嗽口,減輕咽喉腫痛。 口服麻黃素通鼻塞藥物與及有痲醉作用的抗組織胺藥物,副作用太多,不適宜兒童服用,已經被取締。 只要多休息和補充失去的水份,大部份傷風症狀都會在一至兩週內痊癒。 

() 冬季護膚建議 

冬季的寒冷和乾燥氣候,加上室內開放暖氣,手、腳和面孔的皮膚都會感覺乾和緊縮。 皮膚過敏的人士,更會出現脫皮、龜裂、和發炎的變化。 藥房內有多種護膚品銷售,昂貴的產品效用未必比其他產品優勝,因為藥廠需要投放資金在包裝和促銷方面。 選擇產品可以參看網上一些較可靠的評介,或請一位專供皮膚護理的醫生指導。 冬天通常要選擇較油性的保濕護膚品,但要避免蔽塞毛孔;例如可以採用鱷梨油、櫻草油或杏仁油,比較薄和透風。 如果加入甘油、山梨糖醇 Sorbitol、或乳酸,更可以幫助皮膚吸收水份。 冬天日間比較短暫,但直接或反射的太陽光仍然會損害暴露的皮膚;外出前必需搽上防曬護膚品。 手的皮膚較薄避免用過熱或過冷的水洗手,洗滌後搽上護膚油或護膚膏。 外出要配戴手套和穿著厚襪,但如果濕透就要立即更換。如果面上皮膚較乾或脫皮,不要用磨沙膏、刺激性的面膜或含有酒精的化妝品。 選用較溫醇的洗面奶和保濕面膜,冬天不要用太熱的水沐浴或沐浴時間過久,以免破壞皮膚表面的脂肪保護層。 用溫水洗澡和用燕麥做的肥皂,可以減少刺激皮膚。 多喝水可以幫助腸胃消化,但皮膚並不需要過量的水份,用水霧機增加空氣的濕度,保護皮膚更有效。 

() 低溫症狀的演變 

天氣變得寒冷,如果家中有年長親屬、年幼兒童、或患有長期病患的人士,必需經常察看,確保室內的溫度適中,與及有足夠的食物供應。 勸告長者不要在寒冷路滑的天氣外出,如果不慎摔倒,除卻損傷以外,若未能及時發現,可能會導致低溫症狀,甚至在屋外凍斃。 如果長者必須外出,應穿著適當的禦寒衣物,多層薄而暖的衣服與及防水的外衣、帽、手套、頸巾,和適合在冰雪上行走的防水靴。 在外衣內袋寫上名字、親人的聯絡電話和地址。 

低溫症狀是指人體溫度由正常的攝氏 37 度下降至 35 度或以下。 初期症狀是混身顫抖、頭腦昏亂、血壓上升、心跳和呼吸加速。 如果體溫繼續下降,顫抖就加劇,肌肉和動作變得緩慢和不協調,病人變得面色蒼白和手腳瘀藍。 體溫下降至身體不能承受,例如攝氏 28 度、心跳、呼吸和血壓都會下降、思考遲緩、再不能夠行動。 病人的言語變得含糊不清、行為失控、內臟功能衰竭。 當臨近死亡的時候,病人可能覓地躲藏,例如鑽進陜小空間。 部份病人在神智昏亂之下可能將衣服脫下,更加速體溫下降。 在嚴寒的天氣下,如果發現有人在外間倒下,必需儘快為他們致電求助。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

急症室的安全措施 Emergency Room Safety

2015/11/23 

() 醫院內引發暴力的原因 

市中心醫院經常需要接收酗酒、吸毒、和精神失常的病人。 在急症室工作的醫護人員,半數以上曾經被病人襲擊。 護士在醫院工作時間內受到暴力傷害的個案亦持續上升。 在過去 5 年,急症室的病人數目持續攀升,輪候時間增加,而候診室空間有限,在人多擠迫的情況之下,許多人都會變得煩燥。 病人感覺痛楚不適、家屬憂慮和恐慌,漸漸變得忿怒和對醫護人員感覺不滿。 24 小時開放的急症室風險較高,若果沒有受過適當訓練的保安人員或警察駐守,更難以控制突爆發的暴力事故。  

醫院內的暴力事故可以分為 4 大類。 () 一些滋事份子或罪犯借故進入醫院,意圖偷竊藥物或財物。 醫院在週遭置放的清潔酒精,亦經常被盜去飲用。 () 醫護人員在提供服務時被病人、病人親屬或朋友襲擊。 () 同事之間發生爭執,或受到上級譴責不滿而引發的暴力行為。 ()員工的家屬或朋友,將工作外的糾紛延伸到工作空間,在工作時間施暴。 

護士是接近病人最多的醫護人員,亦因此最容易遭遇暴力意外,其次是醫生。 醫院內最高風險的地區是急症室和精神科病房。 工作人員必需接受應付暴力的訓練。

() 處理神智失常病人的情序 

急症室因為濫藥或酗酒變得神智失常的病人,部份非常粗暴和嘈吵,亦有些陷入半昏迷和大小便失禁。 除同的朋友或親屬果能夠合作提供資料和安撫病人,可以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但若果朋友和病人同樣喝,更增添額外的處理問題。 醫生必需接納和診治病人,但在酒精和藥物影響之下,病人可能堅決拒絕接受治療和要求離去。 醫生需要評估耽擱治療時間和病人離去可能出現的危險,病人的精神狀況是否能夠作出明智決定;亦希望有親屬能夠與討論。 

處理粗暴和攻擊性的病人,醫生要決定病人的狀況是基於患有重病個性粗暴。先嘗試安撫和化解的方法;但若果病人開始破壞、攻擊和意圖傷害醫護人員,就需要求助和採用保安禁制的策略,與及要求警察援助;並且疏散週遭可能受影響的病人和訪客。 束縛病人的原因必須是 () 為保護病人和其他人的安全和避免做成傷害、() 容許診斷和治療、 () 控制病人症狀、 () 避免病人作出嚴重破壞。 病人情況穩定後要儘快解除束縛。 濫用興奮劑藥物的病人,可能需要短暫使用鎮靜劑減少肌肉抽搐和癲癇症狀,但其他精神失常的病人,必須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 急症室醫生資歷和擠塞狀況

20 年前,急症室醫師大部份由家庭醫師充任,但發現急症室經常要迅速診斷和治理一些嚴重和突發的病症,例如創傷、心臟病猝發、中風、血液感染,需要加強急症室醫師的培訓和學歷,所以開設了急症醫學系的專科訓練。 畢業的急症醫師,因為有專業導師教導和在急症室內的實際工作經驗,應付急症需求的能力都比較缺乏正統訓練的醫生標準。 在偏遠地區,因為缺乏專業的急症醫師,必須提供定期進修學習,網上或電話上的專科諮詢支持。 24 小時運作的急症室,睡眠不足和疲倦可能影響思考,記憶和決策。 急症部門已經將醫生當值的時間縮短和採用賭場的輪班制度,例如早上 4 時開始當值。 

急症室最大的難題是疏導病人,到訪病人數目持續上升、床位不足和人口老化,需要入院治療的病人經常滯留在急症室內;以致剛到的重症病人需要在缺乏醫護人員的地區等候。 護士既要照顧急症室內的病人,亦要兼顧輪候病人可能出現的變化。 在不適當的地方,醫生不能當眾詢問病歷或詳細檢查,加上嘈吵和經常要接聽電話,更可能導致錯漏。 希望籌建新醫院的計劃能夠儘快實行,提供更妥善的服務。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酒精與健康 Alcohol Effect on Health

2015/11/16 

() 北美洲濫用酒精的統計 

日本人較少吃紅肉和飲紅酒;歐洲人多喝酒和多吃肉,例如啤酒,香腸,但兩者患上心臟病的比率都比北美洲的人的低。有報導喝少量酒可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基於酒精有減低凝血作用,增加好的膽固醇和促進血液循環;但少量酒的定義是男性每天不超過 2 杯酒,一杯相約 14 克純酒精。 女性則以一杯為限。 懷孕期間,少量酒精也可能損害胚胎,應完全戒飲酒。 

北美洲的統計,18 歲以上的人士,87% 曾經喝酒, 25% 間中喝醉,7% 承認有酗酒問題。 更壞的數據顯示高達 30% 的美國人有濫用酒精的習慣。 12 20 歲的青少年,14% 經常喝醉。 大學內的一些學系,更經常舉辦啤酒節和 TGIF 週五喝酒的活動。 

CDC 疾病控制中心發表的數據,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等壞習慣都會影響健康和壽命。 酗酒更導致許多意外和多種健康問題;加重社會和醫療體系的負擔。 急症室經常接收因酗酒而導致的創傷和其他病症。酒精大部份經由小腸吸收,經血液輸送到肝臟分化。 正常的肝臟每一小時可以消化 14 克的純酒精,相約 12 安士啤酒,5 安士紅酒和一安半烈酒。  

() 酒精對大腦和精神的影響 

酒精對大腦的影響因人而異,要考慮喝酒人士的年歲、遺傳基因、健康狀況、從什麼時候開始喝酒、間歇還是每天都喝、與及每日喝多少的份量。 須然有報導標榜酒的療效,但只限於實驗中 50 64 歲的男性、和 65 歲以上的女性,而且他們每次都只喝少量。 酒對健康的裨益並沒有像一些報導般顯著。 

酒精進入大腦,刺激中腦主宰獎賞收穫產生愉悅快感的部位,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在酒的影響下明智的決斷被蒙蔽,而冒險行為卻帶來愉悅感覺,很容易會導致意外。 長期酗酒,對大腦做成廣泛破壞,變得痲木。 長期倚賴酒精痲醉的酒徒,更可能出現多種精神問題,焦慮和抑鬱症狀。 從另一角度觀察,患有精神病的人士,更容易會染上酗酒和濫藥的弊病。 

酗酒的初期,可能尚未對生活、工作和家庭做成嚴重的影響,果能及早醒覺,接受輔導和治療,戒除陋習並不困難。 一些在職工作的人士,若果開始調動時間、工作、和家庭活動來遷就喝酒的時間;或一開始喝酒就不能夠停止;起床後必須喝酒才能感覺到舒暢;停止喝酒後感覺出汗、顫抖、和噁心,但只要喝酒就能控制,都顯示可能已經需要倚賴酒精,必須儘快求助。 

() 酗酒可能導致肝硬化和肝癌 

研究發現,即使每日只喝一至兩杯酒,患上癌症的機會已經稍微上升。 有乳癌遺傳基因或屬高風險的女性,喝酒會增加乳房組織的密度,提升病變出現的機會。 喝酒越多,患上癌症的風險越大,例如口腔、咽喉、聲帶、食道、大腸、肝、胰臟和乳癌。 

80% 的酒精都經過肝臟分化排毒。 肝臟細胞長期受到酒精侵襲刺激,可能引致發炎反應,細胞受到破壞,被纖維組織取代,肝臟逐漸硬化。 肝臟有再生功能,即使 75% 受到破壞,仍然足夠繼續正常運作。 長期酗酒的人士,約 15 20% 會出現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病變。 若果病人患有其他肝病,例如乙型或丙型肝炎,酗酒更會加速病毒對肝臟的損害。 

肝硬化是肝臟的末期症狀,臨床症狀包括黃疸,肝臟腫脹不適。 後期因為肝臟瘀塞,門靜脈壓力增加,凝血功能下降,可能導致上消化道嚴重出血。 逐漸腹部積水、大腦、肝臟和腎臟功能衰竭,最終病人會陷入昏迷而死亡。 治療肝病先要停止對肝臟的損害,戒除喝酒。 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減輕肝硬化的病變,但如果病人真正願意戒酒,肝臟移植是唯一可以延長壽命的方法,但輪候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