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5
(一) 預防中暑的安全措施
人體正常的平均溫度是攝氏 37 度,但隨著身體的活動狀況,與及賀爾蒙波動,可能會出現 0.6 度的差距。 身體會儘力適應調節,維持體溫穩定。
外間天氣炎熱,皮膚下的血管就會擴張,增加熱力從表皮揮發;兼且會出汗,汗液蒸發可以幫助散熱。 若果天氣寒冷,表皮下的血管就會收縮,減少熱力流失。 身體顫抖,肌肉迅速收縮,亦可以產生熱力。
在陽光普照天氣炎熱的情況之下,千萬不要將人畜留放在密封的空間,例如車廂之內。 如果氣溫驟升人體不能散熱,體溫上升超過攝氏 42 度,很快就會昏厥死亡。 因為高溫症狀而死亡的病人,近半數屬於 65 歲以上的長者。 如果家中有不良於行的年長人士、幼兒、或其他高危人士,必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調低氣溫,或暫時遷移到較為涼快的居所。
預防中暑,在高溫天氣下避免在外間暴曬和長時間活動。
如果必需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勞動或運動,就要在一週前開始做適應天氣的訓練。 運動或勞動時要每 15 分鐘補充水份一次。 如果體重下降超過 7%,或出現中暑症狀,就要立即停止所有活動,降溫和適當補充水份和鹽份。
(二) 嚴重中暑的急救
中暑的症狀可以逐漸演進,亦可能突發,因個人體質而異。
輕微的中暑,通常是因為在酷熱的天氣之下勞動,開始感覺肌肉抽搐和大量出汗。 如果體溫繼續上升,就會感覺非常困倦、眩暈、頭痛、噁心嘔吐。 若果再不治理,就會陷入嚴重中暑狀態,神智昏亂、非常疲弱、痙攣和昏迷。
自主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失去出汗機能,體溫迅速標升。
幼兒的散熱機能不足,比較容易中暑。 老弱的病人,若果不良於行或不能夠照顧自己,未能夠及時補充水份和離開高溫的環境,亦會出現危險。
患有長期病症,血液循環不足,或服食的藥物影響出汗功能;都很容易引發嚴重的併發症狀,例如因缺水和血壓驟降導致急性腎臟衰竭,或心臟病併發。 嚴重中暑必需儘快開始急救,在等待援救車運送病人到醫院的期間,儘快幫助病人降低體溫。
先搬移到較陰涼的環境,將衣服脫下,灑水或用濕布包裹和扇風,但若果病人開始顫抖,就要停止。 當病人回復神智清醒,可以給與小量的水份補充,每 5 至 10 分鐘重覆一次。 小心觀察病人的反應。 不要讓病人喝大量的清水,以免導致血液中的鹽份下降。
(三) 嚴重高溫症狀的治療程序
治理嚴重高溫症狀而陷入昏迷的病人,醫生必須探討病歷和詳細檢查,除卻中暑以外,要排除嚴重感染、服用亢奮藥物過量或其他藥物反應、甲狀腺過度活躍等病因。
開始維生治療程序以後,就要進行體外和體內的降溫程序。 體外是以冷水噴灑和保持空氣流通,或使用降溫被覆蓋。 體內則注入低溫輸液,與及以冷水灌洗胃、腹腔和膀胱,當體溫下降至攝氏 39 度以下就可以停止降溫程序,但仍然需要繼續觀察和治療,確定沒有其他併發症狀。
近來年輕人因酗酒、服食興奮劑和在外間暴曬的個案經常出現,部份導致腦部永久損害。
如果在郊野嚴重中暑,遠離救護中心,就需要就地取材,先用溪澗或河流的水冷卻身體和扇風。 待回服清醒後開始小量補充水份。
適當的飲品包括運動飲品、椰子水、稀釋的果汁,或在一公升水內加進 6 茶匙糖和半茶匙鹽。 每數分鐘重覆飲用小量。 啤酒和含咖啡因類飲品會增加水份排泄,不適宜飲用。
若果病人陷入昏迷狀態、血壓驟降、呼吸、心跳和脈搏停頓,就要開始心肺復甦急救。 嚴重中暑的病因是體溫驟升至過高,治療亦必需針對儘快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