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一) 兒童發燒
發燒通常是身體受到感染作出的反應。 近年很少使用包含有水銀的玻璃探熱針,通常是用電子探熱器。 2 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量度耳通道或腋下的溫度,兩歲以下的幼兒,探肛會比較準確。 體溫超過攝氏 38 度就屬於發燒。 但體溫只是一個指標,孩子的整體狀況和活動能力更能夠反應病情。 發燒的溫度通常會自然波動,溫度升高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感覺不適,難以安撫,感覺疼痛,不想活動和嗜睡,胃口欠佳,可能有噁心的感覺。 燒退後就會稍為好轉。
如果孩子剛是發燒但沒有其他症狀,和沒有感覺不適,可以聽其自然。 如果發燒感覺不適,即使有發冷的徵狀,亦不要穿過多的衣服,阻礙身體經皮膚散熱。 孩子可能不想進食,但要補充足夠水份,保持適當的排尿量。孩子發燒時亦可以用溫水洗澡,但冷敷只適用於中暑,發燒用冷水敷身可能導致寒顫, 敷額並沒有降溫作用。
Acetaminophen 和 Ibuprofen 是最常用的退燒藥,必需按照盒上標註的劑量服用,在家要有專人負責喂服,不要錯誤重覆,以免過量。醫生建議按照兒童重量計算的 Acetaminophen 劑量是每公斤 12mg,每 4 至 6 小時一次,每天不要超過 5 次。 Ibuprofen 是每公斤 6mg, 6 至 8 小時一次,每次不要多過 400mg。
(二) 發燒痙攣
許多父母都擔心孩子發燒會損害腦部,但攝氏 42 度以下的溫度並不會對腦部做成損害。 發高燒但沒有感覺不適,活動正常的孩子不用擔心溫度的高低。 發燒影響整體狀況,不肯喝水和昏睡的孩子則需要小心關注。
少部份孩子發燒時可能出現痙攣症狀或短暫失去意識。 四肢和身體變得僵硬,或短暫的痙攣抽搐,眼向上翻。 發燒痙攣症狀通常在 6 個月至 5 歲期間出現,95% 的孩子隨著年歲增長,症狀會自然消失,只有 5% 的孩子會轉變為長期癲癇症狀。 發燒痙攣症狀和家族遺傳有關,近親可能患有同樣症狀。 許多感染症狀都會導致發燒,而痙攣症狀通常在體溫開始上升時出現。 服用退燒藥可以讓孩子感覺稍為舒適,但不能夠預防發熱痙攣。 孩子痙攣時要安置在安全的位置,避免碰撞和摔倒,將柔軟的物件置放在頭部,可以減少磨擦和碰撞硬物。不要在嘴裡塞入任何東西,以免損害牙齒和導致哽塞。 不要試圖浸泡降溫,以免遇溺。 紀錄痙攣的時間,若果持續超過 3 分鐘,致電 911 求助。 短暫痙攣症狀停止之後,儘快找醫生檢查。 典型的發燒痙攣症狀,通常在觀察穩定後可以回家。 痙攣持續超過 15 分鐘,或 24 小時內重覆出現,和痙攣後未能恢復正常,就要繼續觀察和檢查。
(三) 嚴重感染
兒童發燒,大部份是因為病毒感染,引發傷風感冒。 但亦有部份是因為細菌感染,例如中耳炎、尿道炎和肺炎,需要抗生素治療才能夠消除症狀。 發燒只是其中一個症狀,醫生需要詢問病歷和評估其他徵兆和症狀,找出致病的原因。 幼兒牙齒剛長出,可能感覺不適,但不會導致發燒。 滿月之前的初生嬰孩,發燒可能是因為嚴重感染,不要試圖服藥退燒,儘快到鄰近急症室診治。 3 個月以下的幼嬰發燒,亦需要儘快請醫生檢查和診治,按病情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測。 其他需要關注的發燒症狀包括在外旅遊時接觸的感染。 皮膚出現紫紅斑點,按下亦不消退,或皮膚蒼白、灰暗和冰冷。 疲乏昏睡、行為異常或頭腦昏亂。 孩子顯得非常不適,或有嚴重痛楚,例如腹痛。 不能歇止的啼哭。 呼吸不暢順,頸部僵硬,或不能夠活動四肢,失去爬行和站立的能力。
醫生在問症後會做詳細的體檢,排除耳鼻喉、肺部和腹腔的感染症狀。 測試頸部是否僵硬。 孩子的行為狀態和對週遭到反應。 懷疑有嚴重感染症狀的孩子,就要安排驗血、驗尿、肺 X 光片。 頸部僵硬、高燒、嘔吐、神智不清的孩子,就需要抽取脊髓液化驗,排除腦膜炎。
(四) 兒童肺炎症狀
6 個月以下的兒童,若果有發燒症狀,要儘快請醫生診治。 較年長的兒童,若果發燒持續超過 3 天,亦需要請醫生檢查,找出感染的源頭。 幼年兒童,若果有持續的咳嗽、呼吸不暢順、加上呼吸急促、吸氣時胸部下方肋骨之間的肌肉組織下陷、有喘鳴耳、即使體溫不高,亦可能患上肺炎。 醫生通常會安排肺 X 光檢查確診。 病毒、細菌和真菌感染都可以引發肺炎,最常見的致病細菌是肺炎鏈球菌和 HIB,乙型流感嗜血桿菌。 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狀病毒亦會導致兒童肺炎。 若果兒童能夠按照疫苗接種時間表接受防疫注射,加上對抗流感和新冠病毒的預防針,許多嚴重感染都可以避免或減輕症狀。 適當的防禦措施,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亦可以減少受到感染的機會。 在首六個月餵飼母乳,亦可以增加幼嬰的抵抗力。
近日發現較多兒童和少年受到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病例。 肺炎支原體細菌可以導致上、下呼吸道的感染,和肺炎,亦可能侵襲中央神經系統、心包、關節和皮膚。 兒童醫院的指引若果治療兒童肺炎用的傳統抗生素療程不奏效,要做鼻咽喉病毒細菌檢測,和改用能夠對抗肺炎支原體的抗生素療程。
(五) 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種急性的身體免疫性疾病,發病的大多數是 5 歲以下的兒童,男多於女,可能會永久損害心臟和冠狀動脈。 最常見的症狀是持續發燒超過 5 天、紅眼、雙目巩膜充血但沒有分泌物、嘴唇紅腫破裂、舌頭有近似草莓的紅斑、手掌和腳紅腫、身體多个部位出現不同形狀的紅斑、頸部淋巴結腫脹。 部份孩子可能有咽喉痛和腹瀉症狀。 症狀出現兩三週後會逐漸消退,手腳紅腫的部位脫皮。 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引發多個系統發炎綜合症,症狀近似川崎病。 川崎病病沒有特定的血液測試可以確診,診斷通常是憑觀察體徵和症狀的演變來判定。 醫生仍然會安排驗血測試和心電圖來排除其他的病變。 心臟超聲波可能發現早期的冠狀動脈變化和作為日後的參照比較。
若果懷疑兒童患上川崎病,通常需要入院治療,開始服用高劑量的阿士匹靈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後通常 24 小時內症狀就會顯著改善。 若果仍然持續發燒,可能要重覆注射免疫球蛋白。 及早開始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減少冠狀動脈受損形成腫瘤的機會。 川崎病是唯一使用阿士匹靈治療的兒童發燒症狀,可以幫助退燒和減少動脈內血栓形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