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6日星期三

性病傳染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2013/06/24

            BC  疾病控制中心和衛生局在 6 月初發出警告,溫哥華患上梅毒性病的人數,攀升至 30 年以來的最高點。 80%  新增的感染是同性戀或雙性戀者,特別是男同性戀者;其中 60% 帶有愛滋病毒。 大部份診斷的個案都是處於潛伏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因爲例行的驗血檢查而被發現。 晚期侵襲神經系統的梅毒症狀亦顯著增加。
            治療梅毒並不困難,但必須及早發現和開始抗素治療,才能夠減少病菌對身體的損害,例如中央神經系統、心臟和大動脈。 梅毒的臨床症狀因人而異,初期的病徵是在性接觸的部位出現皮膚潰瘍,通常並沒有疼痛的感覺。 最常出現的部位是男性陰莖的冠狀溝、包皮内側、龜頭和尿道口。 女性的陰唇和子宮頸。 同性戀者的口腔、肛門和直腸。 診斷包括從皮膚潰瘍部位抹取樣本立即檢驗,或等待症狀出現之後做驗血測試。 如果病歷和症狀高度可疑,在取得樣本後醫生會立即開始藥物治療。
            所有懷疑可能感染性病的人士,我們建議加上梅毒和愛滋病的測試。 同性戀者,尤其是男性,和有多個性伴侶的人士,建議每 3 6 個月測試一次。 若果曾經和患上梅毒的人士有過性接觸,要儘快接受檢驗確定是否受到傳染。為了保護嬰兒,本省建議所有孕婦在懷孕初期檢驗一次,如有高風險的性行爲,應在懷孕後期重覆檢驗。
            梅毒是經過性接觸傳染,或在妊娠期經母體感染嬰兒。 即使黏膜沒有破損,梅毒螺旋菌仍然可以經接觸穿越黏膜,導致感染。 當梅毒引發皮膚潰瘍時,任何接近處的性接觸,包括親吻,都可能導致傳染。 梅毒入侵之後,通常會在兩至三週後出現皮膚或黏膜的潰瘍症狀,而即使沒有接受過治療,潰瘍的部位多數在 3 6 週後愈合。但梅毒螺旋菌仍然留在身體内繼續滋長,經血液散播到不同的部位。 在初期症狀出現後的 4 10 週,可能出現短暫的發燒、身不適、肌肉關節疼痛、咽喉痛症狀;繼而出現廣泛的紅斑或丘疹,包括手掌和腳掌;或在黏膜上呈現濕疣或潰瘍的變化。  二期梅毒更可能會導致骨關節炎、肝炎、腎炎與及眼睛的 若果缺乏治療,二期梅毒的表面症狀亦會逐漸消退而進入潛伏期。 晚期的梅毒症狀通常在梅毒潛伏 3  15 年後出現,在皮膚或其他器官出現不同形態的軟腫瘤。 心血管和大動脈被梅毒侵襲可能導致硬化和腫脹。 中央神經系統被侵襲可能引發腦膜炎;或被病菌逐漸蠶食損害導致神經麻痹和退化症狀。 智能、行動、情緒和日常生活都受到影響。
            嬰兒如果受到感染,必須及時治療,否則視、聼神經和腦部都可能被嚴重損害,甚至夭折。
            近年同性婚姻在多個國家都獲得承認合法,而本省在 10 年前已經通過法例。 許多同性戀人士都標榜身心健康的形象。 而為了減少歧視和校園欺淩,更希望在校園内推廣認識和接受同性戀的教程。 醫生關注近年的數據顯示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性行爲,是導致性病和愛滋病傳染風險增加的主要原因。 而且因爲愛滋病的藥物相當有效,死亡率下降,許多人再不重視甚至忽略對高風險性行爲應有的警戒。加拿大最常見經性接觸傳染的疾病包括衣原体感染、淋病、HPV 病毒、梅毒、愛滋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性器官的庖疹。減少受到性病感染的機會要著重於預防。 預防乙型肝炎和 HPV 病毒的疫苗已經入爲例行的兒童注射,但 HPV 疫苗暫時只有女孩子才可以免費接受注射。 HPV 病毒可能引發口腔、陰莖和肛門癌,男同性戀者亦應考慮接受防疫注射。 養成習慣必須使用避孕套。 須然愛滋病,皰疹和細菌感染都有藥物可以治療,但病毒的感染極難完全清除和根治。 感染性病的機會隨著性伴侶的數目增加,尤其是年輕人。 選擇可靠和能夠維持穩定關係的伴侶,避免濫 酗酒濫藥會影響神智,以致對高風險的行爲失去防範。 年輕人必須認識和懂得抗拒毒品的誘感;以免一旦成癮,可能會喪失自尊和自主而沉溺,被利用作爲賺錢的性工具。

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頭痛 Headache

2013/06/17

            大部份人都曾經被頭痛困擾,甚至影響到工作和學業。 即使是普通的頭痛,亦會令人坐立不安,難以集中精神,不能入睡和影響食慾;但頭痛亦可能是嚴重病症的表徵。
            國際頭痛組織將頭痛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原發性的頭痛,例如偏頭痛、神經緊張導致的頭痛、與及週期性的頭痛,並沒有其他的病因。 第二類是因創傷或其他疾病引發的頭痛症狀,必需找出病因才可以妥善治理。
       診治頭痛症狀,醫生先要瞭解病人的症狀和病歷,包括頭痛影響的部位、嚴重程度、頭痛演變的過程和維持多久的時間。 痛楚的特徵,陣痛、刺痛還是脹痛。 引發頭痛的因素,例如特別的食物、酒精、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強光。 導致頭痛加劇的活動,例如負重、彎身、咳嗽或劇烈運動。 能夠抒解頭痛的方法。 頭痛出現的時段,例如經期前後、工作或放假的時候、與及頭痛發生的頻密程度和次數 頭痛開始的年歲與及進展過程。 近親是否有近似的頭痛症狀。 頭痛開始前是否有其他徵狀,例如發燒、困倦、懨懨慾睡、或感覺亢奮;與及其他和頭痛相連的症狀,例如視力障礙、噁心嘔吐、痙攣、手腳麻痹、說話含糊、和失去平衡。  醫生會根據病歷和臨床檢查的發現,安排適當的測試和治療。
            導致頭痛的原因有許多,但最常見的頭痛仍然是偏頭痛和精神緊張導致的頭痛。 緊張性的頭痛是最常見的頭痛,估計 3% 的人口患有經常的緊張性頭痛。 頭痛影響整個頭部、眼、和頸背、頭頸兩側都受到影響。 通常被形容為一種被緊壓和持續的痛感,但不會影響視力和導致嘔吐。 緊張性頭痛通常在工作或白晝時間出現,隨著時間加劇。 女性患上頭痛症狀的機會比男性多,可能是因爲荷爾蒙波動的影響。 引發頭痛的原因包括長時間的工作和精神壓力、睡眠不足、坐姿或頸和背部姿勢不正確、食無定時、眼球肌肉和視力過勞。 許多病人都認爲工作精神壓力、與及飢餓是引發頭痛的主要原因。
            治療頭痛症狀,醫生會強調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包括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協調、學習抒緩壓力的方法、注意工作時坐和活動的姿勢、定時進食、經常運動和充足的睡眠。 非藥物的治療包括局部和肩背的按摩、改變姿勢和學習鬆弛肌肉的方法、做一些伸展筋骨或瑜伽類的運動。 針灸亦有相當理想的療效。 間歇性的頭痛可以嘗試服用止痛的成藥;較嚴重的頭痛醫生會處方含麻醉成份的藥物,但要慎防濫用。 治療長期的緊張性頭痛,研究發現服用三環類的抗抑鬱素亦相當有效。 近期有醫生嘗試局部注射肉毒桿菌素來麻痹緊張的肌肉,成效仍需考證。
            急症室經常接收一些嚴重突發的症狀,例如劇烈的頭痛可能反映危害身體和腦部的病變。 腦部創傷即使有明顯的病徵,但仍然要顧及整體的運作和其它部位的損傷。 其他頭痛症狀,則需要考慮病人的年歲和病歷,與及觀察是否有其他危險的警兆。 即使病人經常有頭痛症狀,如果頭痛突然加劇,或症狀改變,而過往的一貫治療失效,就要進一步診治。 年歲較大的病人,如果患有高血壓,或曾經摔倒,可能有出血性中風的危險。 高燒、頸部僵硬、神智不清,可能是腦炎或腦膜炎的病徵。 如果病人免疫功能不足,例如幼兒、患有愛滋病或正在接受化療的病人,受到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機會會更大。 臨床檢查如果發現神經系統運作有異常的轉變,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驗。 配方藥物的副作用或濫用藥物,都可以導致劇烈的頭痛。
            進一步的檢驗通常是依據病人患病的風險而設定,例如年長人士先要排除心臟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 如果有發高燒和中央神經系統感染的症狀,則需要找出感染的源頭,包括驗血、照肺 X 光片、小便檢驗、與及準備抽取腦脊髓液檢查。 腦内出血或腦部受到感染發炎的病人,腦内的壓力可能上升,如果驟然抽取腦脊髓液,導致腦内外的壓力不平衡,可能會導致腦幹受壓而出現休克。 在抽取腦脊髓液前先要做腦部電腦素描,確定病人的情況不會因抽液而惡化。

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飛行旅程保健 Healthy Air Travel

2013/06/10

(一)登機和在飛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近年乘坐航機旅遊越來越普遍,估計每年乘客超過 20 億人次。 隨著年歲和體重增加,經濟機艙的座位感覺變得非常狹窄,甚至有壓迫感。 登機前擔心行李重量超越限制、安全檢查若果發現日用品超標時則要掉、再加上恐襲威脅、航機出發時間的延誤,都構成許多心理壓力。 但乘坐飛機旅遊或公幹,仍然是最快速和便利的選擇。
乘坐航機亦有連帶的健康風險。 一些乘客的手提行李非常沉重,放置在座位上的儲藏格並不一定安穩,在劇烈震蕩或打開儲藏格時都有下墮的風險。 如果擔心,可以要求服務員將行李移往儲藏柜,或選擇貼近窗口的座位。
許多染病的乘客仍然會繼續旅程,2003 SARS 的經驗顯示一些猛惡的傳染病可以經過航空旅遊傳播。 經空氣散播的疫症,例如感冒、肺癆、麻疹、水痘、腦膜炎球菌,都可能在機艙内傳播或經過近距離接觸傳染。 如果發現有患病的乘客,可以戴上口罩和勤加用消毒液洗手。 但研究顯示在飛機上散播的疫症仍然屬於罕見。 如果有乘客嘔吐,服務員通常會將鄰近座位封閉和隔離。
如果在航道中遭遇不穩定的氣流,年長人士必需留在座位上安全帶,以免摔倒導致損傷骨折,其他乘客亦應合作避免發生踫撞。
(二)經濟機艙綜合症狀和預防方法
經濟機艙綜合症狀的名稱,是泛指因爲長時間困坐在有限空間之内,所導致的背疼、四肢不適、和睡眠干擾;但最令人關注仍然是下肢深層靜脈出現血栓,與及血栓一旦脫落,可能導致肺動脈栓塞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認爲不論是乘車或飛機,如果超越 4 小時,長時間腿部缺乏活動,就會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 須然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士有可能出現血栓,但若果體態肥胖、懷孕、服用高劑量的荷爾蒙、患有心臟和血管疾病、癌病、下肢創傷、動過盆腔或下肢的手術、靜脈曲張、與及靜脈曾經出現血栓的人士,血栓形成的機會都會大幅增加。 高風險的人士,在旅遊前最好能夠請醫生評估乘坐飛機是否安全,與及提供防止血栓出現的方法或藥物;例如穿著適當壓力的彈性襪。  ASA 並沒有預防靜脈栓塞的功效,注射肝素或服食可邁丁類的藥物才能夠減少靜脈栓塞的機會。
在旅途中,每小時起走動一會,或做一些腿部的屈伸和收縮肌肉運動。 補充水份有助於維持血液循環,但要避免酒精和咖啡類飲品,以免水份流失。 靠窗的位置須然可以避免受到其他乘客出入的騷擾,但亦會導致活動量下降。 不要服食安眠藥物,坐著沉睡可能導致下腹受壓,增加靜脈栓塞的機會。
(三)時差導致的症狀和適應方法
時差的症狀是因爲飛行的旅程迅速跨越了多個時區,晝夜的生理節奏遭到擾亂,感覺困倦和睡眠出現障礙。 症狀可能維持數天,或長達兩至三週。年長的人士,身體習慣了一貫的生活韻律,比較難適應時區的轉變,兒童則比較容易適應。 如果旅途的目的是放假消閒,時差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在回程時則需要預作準備,可以儘快恢復身體的正常運作,開始上班工作。 如果只是短暫兩至三天的旅程,儘量保持在原居地的起居生活習慣。 長時間的旅程,則需要預作準備。 在出發前數天處理好所有的事務,不要留待回歸之後狀態不穩定時才應付。
如果是向東飛,例如從東南亞回歸加拿大西岸,選擇在當地下午出發,相近於目的地的晚上。 在飛機上儘量睡覺,抵達時差不多是中午時間,儘量在下午接觸陽光,拖延到晚間才睡;可以加速適應時差。 在回歸前的數天可以儘量早一點睡覺和早起床。
褪黑素 Melatonin 曾經被推廣用來治療時差,在出發前開始服食,連續數天,但劑量和療效並不一致,機組人員不能夠使用。 安眠藥可以幫助因時差而嚴重失眠的人士適應轉變,但不要用多過三數天,否則會成爲習慣。 安眠藥不能夠與酒同時服用,否則會出現過度麻醉的現象。

2013年6月7日星期五

癌病擴散 Metastatic Cancer

2013/06/03

(一)加拿大癌病的趨勢
2012 年加拿大的疾病統計,顯示癌症已經成爲導致死亡的主要病因,淩駕於心臟血管疾病。 隨著人口增加和老化,新發現的癌症病例更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2012 預計的數據,除卻良性的皮膚癌以外,加拿大將會有近 19 萬宗的新增病例,約七萬多人會因爲癌病而死亡。 幸而大部份癌病通常 50 嵗以後才出現,70% 發生 50 79 嵗期間,而且許多病人都能活過 80 嵗。
過去的 20 年,癌症的研究和治療有多方面的發現和進展;死亡率亦持續下降。 例如男性的肺癌、大腸、前列腺、淋巴腺、和胃癌;女性的乳房和子宮頸癌;都因爲能夠及早發現和接受適當的治療受到控制。 肝癌是唯一持續增加和死亡率較高的癌病,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是長期的炎症,例如乙型和丙型肝炎、酗酒以致肝臟受損和硬化、脂肪肝、與及擴散至肝臟的其他癌病。 在東南亞、非洲和中國,肝癌的案例持續標升。
在過去的 10 年,加拿大癌病整體的增長率維持在每年 0.1% 0.3% 之間,除卻肝癌以外,兩性患上甲狀腺癌,和男性患上腎癌的人數有顯著的上升趨勢, 聲帶癌和男性患上胃癌的病例則明顯下降。 隨著研究和醫療的進展,相信有更多的癌症可以及早預防、發現和受到控制。
(二)癌病轉移的途徑和症狀
須然許多癌病都因爲有適當的治療而受到控制;但仍然有部份的存疑,不能夠定完全根治;只能夠根據研究的數據,預測 5 10 年後的復發或生存機會。 在診治的個案之中,一些在早期發現列爲局限於大腸的癌病,成功切除後仍然在數年後擴散至盤腔和脊椎,沿淋巴組織漫延,所以必需定期檢查和跟進。
癌症轉移是指癌細胞從癌病的原來部位,擴散至身體的其他部位和器官。 癌細胞侵入淋巴組織或血管,流散至其他的部位而繼續生長。 癌細胞的特性包括細胞生長失控、能夠局部漫延至鄰近組織,和轉移到其它器官。 肺部、肝臟和骨骼是最常見的轉移部位。 乳癌可以轉移至腦部,所以在治療乳癌的程序當中,可能建議預防性的頭部輻射治療。
當癌細胞轉移至淋巴組織,頸部和腹部溝的淋巴腺會出現腫脹。侵襲肺部,就會導致呼吸緊促、咳嗽咳血等症狀。 肝臟被癌細胞侵入,可能出現多個腫瘤,肝臟體積脹大,兼且呈現翳悶、黃疸、甚至腹水凝聚等症狀。 骨骼的症狀包括骨痛、與及非踫撞而出現的病態骨折。 腦部出現轉移的腫瘤,可能引發頭痛、性格和情緒驟變、眩暈、痙攣和神智不清。 疼痛通常是因爲腫瘤變大或侵襲週邊神經組織的後期症狀。
(三)治療擴散癌病的方法
一位 76 嵗的女士,以往身體健康,從來沒有嚴重的病症或需要動手術治療,但過去一個月内腹部經常感覺不適持續腫脹。 檢查發現盆腔内有多個腫瘤和大量腹水凝聚,初步懷疑可能來自卵巢或闌尾粘液腺癌。 初步的檢查除卻使用磁振素描 MRI、電腦斷層素描 CT 和超聲波檢查,試圖確定原來癌症出現的部位,病理學家更可以抽腹水和轉移的腫瘤細胞組織化驗,確定癌細胞的種類和特性,找出原來發生的部位。
大部份遠端轉移的癌病都屬於晚期症狀,根治的可能性並不樂觀,但近年癌症治療的發展可以幫助控制和減慢癌細胞的增長速度,抒緩症狀和延長病人的生命。 癌細胞出現是因爲細胞内的基因被破壞、生長失控、逐漸蛻變成爲一種會蠶食正常器官,漫延和轉移的細胞組織。 近年開始的癌病基因治療研究,是希望能夠注入正常,提升免疫功能,與及導致癌細胞死亡的基因,來竭止癌細胞的增長。  其他的治療方法包括動手術切除和清除大部份的癌細胞組織、放射性治療、化療、生物治療、標靶治療和荷爾蒙治療等不同的療程。 選擇的方法取決於原來癌症的種類和分期、過去曾經接受過的治療、轉移的部位和腫瘤數量、病人的年紀和健康狀況。 我們並不反對病人採用另類治療方法來提升健康、生活質素和信心,但要避免和治療程序發生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