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

冬季保健提示 Winter Health Remedies

2012/11/19

(一)冬天痕癢症狀

11月開始了冬令時間,意味寒冷和夜長於日的季節又再來臨。 皮膚乾燥的人士,在冬季因爲溫度和濕度下降,特別容易覺得痕癢。 年長人士,與及患有皮膚敏感、濕疹、哮喘和其他敏感症狀的人士,許多都會感覺渾身痕癢,如果搔抓過甚,更可能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越抓越癢。 除卻皮膚的變化,荷爾蒙衰退、甲狀腺分泌不調、營養不良、焦慮煩躁、服用利尿藥和維生素 A 都會影響皮膚。

要解決皮膚乾燥和痕癢的問題,先要補充身體的水份,每天要喝 6 至 8 杯水,和多吃蔬果。 但飲用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飲品,只會增加水份流失,鹽份過高則會導致水腫,更加增添痕癢。

保持室内溫度在攝氏 18  至 20 度,濕度 35% 至 65%。 用溫水洗澡,但不要過熱,以免刺激皮膚。 如果必需要使用肥皂,儘量局限於手腳、腋下和下陰部位。 洗澡後輕輕印乾,不要用毛巾磨檫皮膚,在皮膚仍舊濕潤時搽上護膚油或乳霜。 不要使用蜜糖、浴鹽、梳打粉或滴露洗澡,以免抽乾水份和刺激皮膚。

視乎皮膚的乾燥程度,可以選用不同油脂含量的護膚品。 若果皮膚非常乾燥,可以嘗試使用橄欖油或凝固的菜油。 若有需要,可以請醫生處方止癢用的藥物和藥膏。

(二)身體局部凍傷

寒冷的天氣,即使穿著禦寒衣物,暴露在外的四肢、耳、鼻、臉龐和眼角膜,仍然會受到風寒侵襲而受傷。 凍傷通常是因爲皮膚和細胞組織暴露在低溫之下,冷凍結冰而導致損傷。 輕微的凍傷,皮膚感覺麻痹、刺痛、和紅腫,如果能夠立刻離開寒冷的環境,大部份可以完全康復。 如果繼續冷凍,皮膚和和皮下組織受到損害,解凍後就會呈現紅腫、出現水泡、甚至潰爛。 嚴重的凍傷,皮下的脂肪層、肌肉、血管、神經、骨骼都會被破壞,失去感覺。 即使解凍後仍然可能會繼續壞死,而需要截除。

年長人士、幼年兒童、患有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抽煙、與及服用影響血液循環藥物的人士,都會比較容易凍傷。 酗酒濫藥、營養不良、衣服不足夠禦寒,不但容易凍傷,更會出現低體溫症狀。 在寒冷的日子,要慎防失去智能的長者或兒童在外遊蕩。

治療凍傷,必需將傷者運送到安全和溫暖的地方才開始解凍;如果在解凍後再次凍傷、損害會更加嚴重。 不要使用乾熱、與及避免摩檫皮膚。 將凍傷的部位浸泡在攝氏 40 度的溫水之内約30 分鐘,水溫要控制在攝氏 37 - 43 度之間,直至皮膚變得柔軟和恢復血液循環。 嚴重的凍傷則需要保護受傷的肢體部位和繼續觀察。

(三)冬季日常生活的宜忌

在冬季外出,必須穿著適當的衣物禦寒。 配戴頸巾、帽和手套、與及選擇分開數層的衣服,最内層要能夠吸汗和幫助揮發、外衣則需要防風和防濕。 年長人士不要穿著太過厚重的衣服,以免妨礙活動和影響呼吸。 失智的長者,讓他們配戴註有聯絡電話和姓名的手觸或鏈牌,與及在外衣内袋再寫上一次。

即使天氣惡劣,都要保持運動的習慣,每天半小時,舒展筋骨,和促進心肺功能。 在室内可以使用步行或跑步機、踏固定單車、跳繩、或到購物商場步行。 運動可以幫助消耗熱能,減輕體重、亦有助於減少冬天抑鬱症狀。

如果要幫助剷除積雪,必須量力而為。 不習慣做運動的年長人士,驟然的劇烈勞動,與及寒冷對身體血液循環的影響,可能會引發心臟病。 在剷雪前先要補充水份,做一點熱身運動,剷雪時要掩蓋口鼻減少吸入冷空氣,和分段進行。 若果感覺胸口不適、氣促、噁心和眩暈,立即致電求助。 儘量避免在嚴寒和惡劣天氣情況之下駕駛。 若果必需駕駛,配備通訊工具、禦寒衣物與及足夠一至兩天的高熱能食物和水。 如果不幸被困風雪之中,留在車内等待救援。 在車外懸掛鮮明的標誌或衣服。 每小時發動引擎10 分鐘,提升車内的溫度,同時可以亮燈爭取注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