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8日星期二

台灣風雨成災﹐希望各界踴躍捐輸

2009/08/17

台灣南部因颱風引發的八八水災﹐死亡人數超過 120 人﹐而高雄小林村估計有近 400 人被活埋。 公路﹑橋樑﹑農田﹑漁業和個人財物都被嚴重破壞。 大量雨水被土石阻塞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崩缺更會出現再度淹沒的危險。 中國自古以來多次因黃河改道和缺堤導致死傷無數。 加拿大緬省亦受到紅河氾濫的威脅﹐需要興建堤壩﹑分水道和排洪渠來疏導﹐減少災害。
救災需要面對許多嚴峻的考驗﹐堵塞的道路﹐傾盆大雨和湍急的水流﹐一旦失足或船隻傾覆就可能被淹沒。 洪水將垃圾和廢物沖出做成污染﹐如果區內有化工業的生產設施﹐危險的化學毒素亦可能滲進水裡。 漂浮的雜物可能撞擊救援人員。災場可能有漏電﹑煤氣和毒氣宣泄的危險﹐救護人員必須有充足的安全配備。
地球暖化﹐北極的冰塊亦開始溶化﹐影響海洋內水流的循環。 溫度提升﹐大量海水蒸發﹐更容易引發風暴。 增加綠化﹐減少污染﹐和將高危區列出﹐及早開始預防措施﹐都可以減少災害發生和可能導致的損害。 全世界各個地區都有機會出現天災﹐而收復和重建台灣災區必需要用大量的人力﹐物資和金錢。 救災是大眾的責任﹐希望大家能夠發揮互助互愛的精神﹐踴躍捐輸幫助台灣的同胞。
洪水氾濫之後﹐如果災民需要遷徙至臨時避難所﹐多人聚集就會增加疫症傳播的機會。 食水污染是最大的危險﹐可以引發霍亂﹑傷寒﹑細螺旋體病( Leptospirosis ) 和甲型肝炎。 細螺旋菌活在老鼠體內﹐如果災區內老鼠大量繁殖﹐細菌就可以經老鼠的尿液排進水裡。 如果皮膚或黏膜有破損﹐而浸泡在污染的水裡﹐或喝下污水﹐就會造成感染。 初期的症狀近似感冒﹐及後可能出現腦膜炎﹐和肝臟﹑腎臟嚴重損毀的症狀。 積水會導致大量的蚊蟲滋生﹐幸而台灣並不屬於虐疾疫區﹐但卻可以傳播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等病毒。 如果要在外間露宿﹐更加會受到蚊蟲螫咬。
如果死難者沒有患上傳染病﹐屍體通常不會傳染病症。 但需要搬移和處理遺體的工作人員﹐可能接觸到呼吸道的痰涎和分泌物﹐感染肺結核菌。 接觸血液和糞便﹐亦可能沾染細菌和病毒而受到傳染。 所以台灣政府已經準備入殮的膠袋﹐減少屍體暴露和直接碰觸的機會。
如果要到災區視察或探親﹐建議在出發兩星期前注射預防傷寒病的疫苗 Typhim Vi﹐與及甲型肝炎疫苗。 在出發前一至兩星期服食第一劑 Dukoral 疫苗﹐7 天後再重覆﹐可以預防大腸桿菌和霍亂菌的感染。例行的防疫注射﹐例如破傷風和預防流感疫苗﹐亦應加強注射。 兼且要帶備防蚊液﹐預先噴灑。
地震的災害﹐傷者可能受到硬物撞擊或壓埋﹐但如果頭面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呼吸﹐仍然有生存的機會。 如果被泥石和水淹沒﹐除非能夠立即拯救﹐否則大部份都會被水溺斃。人類遇溺﹐初時會感到極度驚恐﹐當透不過氣時就會將水吸入咽喉。 咽喉聲帶會反射性封閉﹐有 15% 更加會出現痙攣的狀態﹐空氣和水都再不能夠進入。 其餘 85%﹐水被吸入肺部。 通常只要吸入每公斤 4 毫升的水﹐已經足以致命。 這兩個情況都會導致缺氧﹐心臟停頓和腦部死亡。 不論是吸入海水或淡水﹐缺氧超過 3 分鐘﹐心臟就會停頓﹐六分鐘後大腦亦告死亡。 唯一的例外是年幼的兒童﹐如果在攝氏 20 度以下的冷水遇溺﹐可能會出現龜息反應﹕適時閉氣﹐心跳下降﹐週邊血管收縮﹐將血液循環凝聚中央供應心臟和腦部的需要﹐生命可以延長較久。 但一般遇溺的人士﹐如果超過六分鐘﹐生存的機會便會隨著時間下降。
許多人都會試圖按壓遇溺者的胸部﹐希望將呼吸道和肺部吸入的水擠壓出來。但按壓胸部並不能夠去除吸入的水﹔反而會導致嘔吐﹐讓更多的異物吸進氣管和肺部。 如果遇溺者尚未呈現肌肉僵硬的變化﹐正確的急救是立刻清理呼吸道﹐開始人工呼吸﹐供給 100% 純氧氣﹐儘快插入氣管喉﹐與及開始心臟按摩。 視乎遇溺者的反應﹐再決定是否繼續急救。 天災難以預測﹐但如果能夠預先關注高危的地區﹐在災難發生前將居民疏散﹐就可以減少傷亡和不需要冒險搶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