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療上心室纖維顫動的研究
聖約瑟和聖保羅醫院正在進行一項治療心律不整的研究,對象是患有突發性上心室纖維顫動的病人。
研究的設計:病人的症狀開始時間要在兩天之内;沒有其他心臟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或中風的病歷,和其他嚴重病症,年歲在 75 嵗以下。 心室纖維顫動,或俗稱"房顫"的症狀相當普遍,而且隨著年歲增加。
因爲心臟跳動不規則和心跳過速,病人會感覺到疲倦和虛弱、氣速,冒汗和暈眩。 患有房顫症狀的病人,中風的機會增高 5 倍。治療房顫的目標是要回復正常的心跳韻律,控制心跳速度和減少中風的機會。
如果房顫導致心絞痛、血壓驟降、心臟衰竭,最直接的治療方法是在輕度麻醉狀況下,使用電擊除顫。
但情況較爲穩定的病人,亦可以選用藥物來回復正常韻律。
研究的目標是要找出最佳的治療程序,將心跳回復正常。
病人將會按抽籤分爲兩組,一組先採用藥物治療,如果不成功,就會改爲在麻醉之下電擊除顫。另外一組是立即麻醉和用電擊除顫,如果不成功,就採用藥物治療。
兩種治療程序的成功率都達到 95%。 以往醫生選擇的治療程序並不一貫。 研究目標是比較兩組治療方法的分別,幫助日後定下治療房顫的指引。
(二)疏導心冠血管栓塞得程序
心肌梗塞是非常危險的症狀,心冠狀血管突然蔽塞,以致心臟肌肉缺血缺氧,影響到心臟的泵血功能,或引發嚴重的心律不整,甚至心跳停頓,死亡率高達 40%。 即使能夠新幸存,如果心臟肌肉嚴重受損,亦會出現心臟衰竭,肺積水、低血壓等後遺症。
如果懷疑心臟病猝發,立即召喚救護車,可以在救護車抵達和運載期間開始急救。 當病人送抵急症室後,醫護人員仍要繼續爭取時間減少心臟肌肉的損害。 除卻例行的氧氣供應,輸液、舌下硝酸甘油噴劑、止痛和觀察心律以外,如果心電圖顯示 ST 段提升,而病人症狀開始的時間不超過12 小時,就要立即安排做疏導血管的治療程序,恢復心臟肌肉的血液供應。
疏導血管可以採用心導管,俗稱"通波仔"手術;或注射溶解血栓的藥物。
心導管手術可以藉顯影劑顯示栓塞的部位和栓塞的程度,將栓塞的部位擴濶和置入支撐管,減少再度栓塞的機會。 本市的教學醫院都儘量安排在病人抵達後 90 分鐘之内進行手術。 在較爲偏遠的地區,如果病人沒有出血的風險,可以注射抗凝血和溶解血栓的藥物,將做成栓塞的血塊清除。 研究顯示使用溶解血栓藥物的成功率遠遜於用導管疏導,而且血管可能再度栓塞,更有
1% 至 2% 腦内出血的風險。 近年有許多研究,改良撐濶之後置入血管内的支撐管,減少結痂反應和再度栓塞的機會。
(三)心肺復甦法的程序更新
心肺復甦法 (CPR) 是在心臟停止跳動之後,憑藉按壓胸骨和人工呼吸,維持血液循環和氧氣供應。 心臟停頓的病人,生存的機會並不樂觀,而且腦部可能因缺氧而嚴重受損。
但如果能夠儘快開始心肺復甦急救,配合電擊除顫,和適當的跟進治療,可以給與病人最佳的生存和復原機會。
CPR 從 1960 年開始推廣,傳統的方法是察看病人是否有呼吸,如果呼吸停頓,立即開始人工呼吸兩次,按壓胸骨部位
30 次,週而復始。 2010 年開始改變CPR 的程序,將按壓胸骨的步驟作爲首要。 因爲研究發現如果能夠集中按壓胸骨,即使沒有加上人工呼吸,療效並沒有多大差異。
新的建議是立即開始按壓胸骨,不要間斷。 如果能夠找到助手,可以在按壓胸骨的同時,每 30 次加上兩次人工呼吸,但不需要停止按壓。
北美洲的統計,只有近 1/3 心臟停頓的人士曾經接受過CPR。 許多人即使察覺有人突然倒下,仍然袖手旁觀。
其中原因包括傳統的CPR 程序太過繁複,旁觀者不敢冒然嘗試以免出錯。
將CPR 簡化到剛只是按壓胸骨,可以減少旁觀者的憂慮和增加旁觀者開始CPR 的信心。
近日的報導,認爲若果在醫院或救傷車進行CPR 時加上注射腎上腺素、血管收縮素和類固醇,和在出院之後繼續服用類固醇 7 天,可以增加生存的機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