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

針灸治療 (二)

2008/09/15
自從今年 4 月開始﹐醫療保險將針灸治療訂定為資助的服務項目。 如果一個家庭每年的總收入低於 $28,000﹐就可以在一年內獲得 10 次的資助治療﹐每次最多補助 $23。 目的是讓低收入人士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接受物理治療﹑針灸﹑按摩﹑脊椎治療﹑自然療法﹑和非手術的腳醫治療。 估計有 20 多萬省民可以受惠。 醫學界亦贊同針灸有助於防病和治病﹐適用於骨關節炎﹑頸和背部疼痛﹑偏頭痛﹑牙痛﹐和減輕妊娠期和化療後的噁心嘔吐症狀。

BC 省註冊的針灸和中醫師有 1300 多人﹐而且不乏西方人士﹐如果要查詢或找尋針灸醫師﹐可以瀏覽 BC 省 中醫針灸管理局 的網頁或致電 604-7387100。 自從開始資助針灸治療以後﹐有一些病人投訴有少數針灸醫師將收費提高﹐或要求病人預先繳付 10 次的治療費用。 可以作為參考的收費﹐物理治療師第一次診斷治療收費是 $60 - 70﹐複診則介乎 $40 - 50。 針灸中醫師可能會建議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同時服食中草藥。 中草藥湯劑並不包括在資助的範疇﹐病人需要自付費用。 如果已經開始服食西藥的止痛劑或風濕類藥物﹐就要避免同時服食草藥﹐以免互相抵觸﹐或因服用性能近似的藥物而導致過量的現象。 針灸的療效已經逐漸被確認﹐我們期待日後有更多高質素的研究和數據﹐進一步奠定針灸的各種療效。

以往西醫解釋針灸的作用﹐是針刺穴位會產生一個神經訊息﹐經表層的末梢神經傳遞到脊椎神經和腦部﹐導致中腦﹑下丘腦﹑脊椎神經作出反應﹐分泌有鎮痛作用的腦內啡和阻止痛感傳遞的化學物質﹐而腦下垂腺亦會增加促腎上腺皮膚激素 ACTH 的分泌。 人體除卻大腦主宰的中央神經系統以外﹐尚有一個協調性的內臟或自主神經系統﹐自主的意義是未經嚴格訓練的人是沒法憑意識控制這部份的神經活動。 但自主神經系統卻維繫著一些性命攸關的生理功能﹐例如心臟和脈搏的跳動﹐血壓﹑呼吸﹑消化系統和人體的新陳代謝﹐血管的收縮和擴張﹐性器官的亢奮狀態﹐甚至中央和週邊神經系統的運作都會受到影響。 自主神經系統可以劃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互相制衡和協調。 交感神經可以幫助身體應付突變﹐作出抵抗或逃跑的反應﹐而副交感神經則幫助身體休養﹑生息和吸納。 腸神經系統比較獨立﹐但卻維繫了身體的消化和排泄功能。 一般人可以經學習瑜加﹑氣功﹑冥想等運動﹐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 針灸可以刺激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協調身體的內臟和新陳代謝功能。 許多針灸醫師在開始治療時都會選擇一些刺激交感神經的穴位﹐例如上肢的合谷﹑曲池﹑下肢的太衡和足三里﹐與及刺激副交感神經的穴位﹐例如上肢的內關﹑神門﹐下肢的三陰交﹐調節氣血﹐使陰陽回復平衡。

針灸可以應用於治療多種病症﹐尤其是痛症﹐療效顯著。 但在治療痛症之前﹐要先瞭解病人的症狀﹐詳細檢查﹐找出導致疼痛的原因和于以改善。 例如骨質疏鬆可以導致骨骼碎裂﹑尿酸過高會引發痛風症﹐與及細菌感染或風濕等病症。 針灸配合藥物治療﹐才能達到最佳的療效。

肌筋膜疼痛症 ( Myofascial Pain )﹐可能是因為急性或慢性的外傷引發。 肌肉受傷之後﹐為了害怕引起痛楚﹐肌肉局部收緊而且長時間不能夠回復正常﹐形成一個激發的痛點﹔兼且可以導致轉移性的痛楚﹐和影響到身體的活動功能。 頸部﹑肩部的肌肉組織最容易受到損害。 西醫進行針灸治療是參照疼痛的部位﹐循經取穴﹐先從四肢前端的五輸穴開始﹐最後直接刺激痛點。

2004 年的實驗報導﹐針灸可以減輕骨關節炎的痛楚和發炎反應。 實驗中 570 位人士﹐每人接受過 25 次針灸治療之後﹐痛楚的指數平均減輕 40%﹐而且活動功能亦有改善。 西方的學者認為許多針灸的研究都缺乏了雙盲測試的程序﹐所以可信性不足。 但許多實驗都顯示針灸對治療偏頭痛症狀相當有效﹐甚至比服藥更加優勝﹐而且副作用不多。 治療偏頭痛的實驗中選取的三個穴位是合谷﹑內關﹑和風池﹐用來調節自主神經﹐然後再針刺其他頸部和頭部的穴位。 針灸治療只需要配備幾根針﹐方便攜帶﹐而且在任何環境之下都可以進行治療﹐副作用甚少﹐所以值得我們嘗試和學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