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6日星期四

食物中毒 Food Poisoning (繁體)

2018/09/03

() 食物中毒的症狀

病從口入,食物被細菌或細菌分泌的毒素污染,都可以導致食物中毒。 細菌感染導致的症狀,通常有數小時至數天的蘊釀期;細菌進入體內在腸道繼續繁殖。 細菌毒素導致的症狀,通常在進食污染食物後一至數小時後出現。 食物中毒可能只有一個人發病;但亦可能影響大多數曾經進食污染食物的同組人,視進食多少,個人的抵抗力,對細菌和毒素的反應。

常見症狀包括腹部絞痛、噁心、嘔吐、腹瀉、低燒和感覺疲乏。 夏天氣溫較高,如果冷藏不足,細菌滋生迅速,可能會在進食野餐和自助餐後出現症狀。 薯仔沙律伴隨蛋黃醬,若果置放在室溫內太久,就會成為細菌滋長的媒介。 其他經常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包括未煮得熟透的禽畜肉類、未經消毒的牛奶、新鮮貝殼類、沒有沖洗乾淨的蔬果。 一些乾貨例如木耳和冬菇,若果在室溫內浸泡太久,細菌亦可能大量繁殖。

大部份食物中毒症狀都會在數天後自動消退, 治療主要是補充足夠水份、避免脫水狀況。 在屙嘔期間可以飲用適當的鹽和糖份補充劑,避免進食難消化的固體食物和牛奶。 症狀消退後可以開始進食鹹餅乾、白麵飽、香蕉、暫時避免煎炸和濃味辛辣的食物。

() 鯖魚和珊瑚魚毒素

避免魚變壞有兩個原則,未煮熟的魚要冰凍,煮熟的魚要維持滾熟。 魚前後都要洗手,將砧板和盛載的器皿妥善清潔。 從捕獲魚至烹調期間,必需冷藏在攝氏 5 度以下,才能够避免變壞。 鯖魚類,例如吞拿、沙甸、馬鮫魚、與及新鮮鮑魚,如果冷藏不當,細菌將鯖魚内的組氨酸分化,形成組氨類化學物質,可以引發近似嚴重過敏反應的症狀。 含有組氨的鯖魚並沒有明顯的表面變化或氣味,但進食時舌頭可能感覺辛辣或灼熱。 鯖魚中毒症狀通常進食15 分鐘至兩小時內出現,臉和上半身潮紅和出疹、出汗、腹部絞痛和腹瀉、口腔感覺灼熱和辛辣。 症狀通常會自動消退,但若果導致口腔腫脹或呼吸困難,則要儘快到醫院診治。

珊瑚魚中毒是因為魚肉內凝聚了雪卡或刺尾魚等毒素,進食後 15 分鐘至 24 小時內出現症狀,噁心、嘔吐、腹瀉、肌肉疲弱、關節疼痛、頭痛、眩暈和血壓下降。 典型的症狀是冷熱感覺逆轉,熱的物品感覺冷、冷的物品感覺熱。 大部份人症狀會在數天後逐漸消退,但少數病例症狀持續數個月或更久。 3 公斤以上的熱帶魚較多會有這種毒素,治療主要是抒緩症狀。

() 磨菇中毒

野生菇類有許多品種,部份含有毒素不能進食。 有毒和適合食用的菇類形態相近,一般人無法分辨。 同樣的品種會因為生長環境的變異而產生毒素。 生長在野外地上的菇比寄生在樹上的菇較多含有毒素,而野生的菇亦比家居草地出現的菇較多含有毒素。

每年初秋天氣較為潮濕,菇類植物迅速繁殖。 少數年輕人會甘冒中毒的風險,採摘迷幻磨菇服食。 迷幻磨菇含有裸蓋菇素類的化學物質,服食後 3 8 小時內會產生不同的幻覺,例如扭曲的視覺和時間觀念,與及迷幻感覺。菇內的雜質可能導致噁心嘔吐、眩暈、肌肉乏力和協調失控等不良效應,部份人服食後可能引發極端的恐懼。 身體會對裸蓋菇素產生抗藥性反應,再次服食藥力功效就會大幅下降。

毒鵝膏菇類寄生在落葉性簥木,例如橡樹、栗樹和松樹,會因為移植樹苗而傳播到新的環境。 毒鵝膏菇類傘為青綠色,菇柄和裙褶是白色,近似一些可以食用的菇類。 毒鵝膏菇類是最毒的品種,導致超過半數因誤食而死亡的個案。 主要的毒性成份是鵝膏蕈鹼 alpha amanitin,對肝臟和腎臟造成致命的損害,目前並沒有特定的解毒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