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一)常見的腳痛
腳的結構容許站立,走路,跑步,跳躍和維持平衡,支撐上身的活動和運動,在搏鬥中可以作出強有力的攻擊。如果不懂得保護和應用不恰當,就可能做成傷害和病變。日常生活之中最容易導致腳痛的原因是穿著不合適的鞋子。鞋太少或者有壓力點都可能導致損害,長時間穿著尖頭的高跟鞋,腳趾會受到很大的壓力。走路一不小心,可能會扭傷足踝。鞋太寬鬆也會增加腳的摩擦。跑步和跳躍運動訓練過度,可以導致勞損。
腳會受到多種病症影響,體重過高,懷孕,創傷都會引發腳痛。腳的骨骼有33個關節,都可能出現風濕關節炎症狀。痛風症經常出現在大拇指和跖骨關節,突發的發炎腫脹和疼痛。糖尿病有多種併發症,破壞腳部的神經,導致動脈硬化堵塞,和難以痊癒的皮膚破損和潰瘍。腳的皮膚病變,包括腳癬、灰甲和其他感染,皮膚疣,雞眼,老繭,嵌甲,牛皮癬和其他皮膚症狀。足底筋膜炎是支持足弓的肌腱和韌帶病變,腳跟和腳底疼痛。足弓塌陷和扁平足,都會影響腳承受震盪和壓力的能力。身體的多種病變都可以導致腳腫。腳的創傷可以損害軟組織和骨骼。腳和腳踝扭傷和骨折,如果不能夠及早發現和適當治療,會影響日後行動和活動。部分長者可能不能夠自己修剪趾甲,需要安排定期的足趾護理,減少發炎感染和損傷。
(二)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因為足底的筋膜受傷,導致足跟疼痛。10% 的人會出現這種症狀,通常在40至60歲期間發病。女性,新開始和年長的運動員,過度的舞蹈和跑步訓練,缺乏運動的人突然增加走動,體重過高都較多會出現症狀。穿著對足後跟構成壓力的厚底鞋也會損害筋膜。足的結構異常,例如足向內翻轉,跟腱繃緊,平底足,足跟有骨刺,都可能影響筋膜。足底筋膜炎是足底韌帶的著骨點出現病變,例如輕微撕裂受傷,膠原蛋白分解產生疤印組織,症狀通常漸進惡化。 足跟和足底疼痛,每天起床或者休息後開始走第1步時特別疼痛。若果將腳掌和腳趾朝上翹起,都會引發疼痛。症狀通常可以經體檢確認,按壓足底跟骨內側會感覺疼痛, 小腿後肌肉和跟腱收緊,腳掌翹起時疼痛增加,如果症狀持續超過兩三個月和治療無效,才需要考慮做影像檢查,排除其他病變。
大部分患有足底筋膜炎的病人,只要減少導致損害的原因,症狀都會自然好轉。保守治療包括休息、按摩、熱敷,伸展腓腸肌、跟腱和足底筋膜的訓練。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消炎藥,例如布洛芬、Naprosyn,可以稍為抒減痛楚。體重過高的人要努力減低體重。佩戴減少足內旋的矯正鞋墊可以減輕足底筋膜的壓力。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可以嘗試用體外振波,或者局部注射皮質類固醇。症狀會短暫改善,但可能會復發。
(三)足部創傷
足部創傷可以從輕微的扭傷到嚴重的骨折。診斷通常要知道導致損傷的原因,跌倒、扭傷、碰撞的情況,速度和力度。臨床的檢查,衡量疼痛、腫脹、破損、骨骼的形態、負重和關節的活動能力。常見的足部創傷包括拉傷和扭傷。拉傷通常是肌肉和肌腱受損。扭傷通常影響韌帶。過度使用的創傷,例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皮膚層的擦破和瘀傷。足部骨折有不同的程度,從輕微的承力性微細裂縫到嚴重的斷裂和壓碎,關節亦可能脫位。Lisfranc 跖(音只)跗關節損傷是足的中段骨骼和關節損傷。X光做影顯示的變化可能很輕微,但因為發生在足的中段,骨骼和韌帶可能同時受傷,影響到足弓和腳趾之間的跖跗關節。足中和足弓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和足部的彈跳能力。承力的X光做影或CT可能顯示足弓塌陷 。嚴重的骨折和關節脫位,可能需要動手術修補、固定和復位。骨骼和關節穩定後,還需要接受康復治療,恢復足部的承力,平衡和活動能力。
輕微的足部創傷,以往都建議休息,受傷後的首兩天冷敷,用彈性繃帶包紮,和抬高受傷部位減少腫脹。按需要服用適量止痛藥。近年治療扭傷的方針有所改變,鼓勵早一點開始活動來幫助康復。在能夠承受的輕微痛楚程度之內,開始輕量的伸展運動,增加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在專人指導下,開始交叉訓練,和督導增加力度、平衡、反應速度等鍛煉。逐漸回覆正常活動,避免產生殘障的感覺。
(四)糖尿病足部病變
糖尿病會導致足部的周邊動脈阻塞,影響血液循環。周邊神經亦可能受到損害,糖尿病的例行檢查包括測試足部的觸摸和震盪感覺。因為感覺不到痛楚,一些小的破損,例如水泡和皮膚破傷,如果缺乏護理,加上皮膚和皮下組織血液供應不足, 可能逐漸惡化形成深層潰瘍,被細菌和黴菌入侵感染。足部的骨骼和關節亦可能受到傷害,足部形態改變,局部壓力增加。如果足部有厚皮和老繭,加上穿著不合適鞋子,經常磨擦,更容易形成潰瘍。年長人士喜歡泡腳,認為可以增進健康。因為神經受損,感覺不到水的熱度,小腿和足都可能被嚴重燙傷。皮膚潰瘍受到感染,可能變得紅腫,周邊皮膚顏色改變,也可能引發疼痛的感覺。皮膚和軟組織感染,若果不能夠及早控制,可能蔓延到骨骼。糖尿病足可能會出現組織壞死,需要截除壞死的部位,腳趾,足,什致部分腿部。
預防糖尿病足的併發症狀,先要改善整體健康狀況,控制血糖高度,和降低糖化血紅素A1c 到8度以下。不要穿著太緊的鞋子和襪子做成壓力。選擇恰當能夠保護足部的鞋。定期檢查足部看有沒有皮膚角化,皮癬和其他感染,皮膚損傷,和骨骼變形。腳醫可以提供足部護理,包括修剪過厚的腳趾甲。治療糖尿病足部潰瘍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護理,包括抗生素清除細菌,局部敷料,保護足部的輔助器材,如果有需要,安排手術糾正。
(五)腳腫
很多人都會間歇出現腳腫,尤其是站或坐得太久。創傷也可以導致腫痛。持續和嚴重的腳腫也可能是心臟、腎和肝病的病徵,但通常會影響兩邊。坐完長程飛機之後,再穿鞋可能發現變得很緊。穿尺碼太小的鞋也可能因為壓力磨擦導致腳腫。體重過高的人亦較多會出現腳腫。心臟衰竭影響血液回歸,腎臟衰竭不能夠排出鹽和水,肝臟衰竭不能夠生產足夠的白蛋白將水保留在血管之內,液體從微細血管滲出,都會出現下肢和腳腫。懷孕期間,因為荷爾蒙轉變,血量增加,和腹腔的壓力,也會出現腳腫和麵腫,但如果在懷孕20週之後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和嚴重的腳腫,就可能是先兆子癇症狀,需要儘快治療,確保母嬰平安。 腳和腳踝扭傷和骨折,都會導致局部腫痛,可能需要X光做影檢查。服用藥物可以導致留鹽積水,例如降血壓常用的鈣通道阻斷劑,和長期服用含有大量甘草的藥劑。吸納鹽份過多,也會導致水腫。痛風症最常影響是大拇指和跖骨之間的關節,局部變得紅腫疼痛。單側小腿和腳的腫痛,如果有形成血凝塊的風險,就要排除深層靜脈栓塞,驗血和超聲波檢查。治理腳腫,要找出原因,適當治理。
沒有其他內在原因的腳腫,可以嘗試抬高下肢到心臟以上。從躺下起來之前穿上有彈性的壓縮襪。由腳開始向心臟推進按摩。多做一些不用承力的運動。減少食鹽但要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