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一) 腦神經的功用
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得五官端正,四肢健全,但基因病變,和懷孕期間的感染症狀,都可能導致缺陷。 五官端正是指眼、眼眉、耳朵、嘴巴、鼻子,大小適中和排列對稱。 除卻外觀,亦需要有正常的運作功能。
人類的腦神經共有 12 對,第一和二對由腦部開始,其餘 10 對起源於腦幹,傳遞頭、頸部的往返訊息,經大腦接收處理後和整體運作配合。 主要功能包括視、聽、味覺和嗅覺。 第一對是嗅覺神經,傳遞嗅到的氣味訊息,COVID 感染可能影響嗅覺。 第二對視覺神經,傳遞眼睛看到的影像訊息。 第三對是動眼神經,協調移動眼球的肌肉和眼瞼的開合。 動眼神經亦控制眼睛的一些不能自主功能,例如強光下瞳孔收縮,黑暗時擴張,與及調校眼球的焦距。 第四對滑車神經和第六對外旋神經,和第三對配合,控制眼球的水平移動、匯聚、和向外緣的旋轉活動。 第五對是三叉神經、接收面部感覺訊息和輸出運動訊息,幫助咀嚼和緊閉嘴巴。 三必神經亦有面部上中下 3 個感官分支。 第七對是顏面神經,有運動和感覺功能,例如面部表情、涎腺和口水分泌,和味覺。 第八對是前庭耳蝸神經,有維持身體平衡,和聽覺兩部份。
(二) 檢查神經系統的障礙
今天繼續介紹腦神經第九至十二對。 第九對腦神經是吞嚥神經,混合感覺和動作功能,接收咽喉、中耳、和舌頭後方的感官訊息,和舌頭後 1/3 段的味覺。 刺激腮腺分泌,和吞嚥時擴寬咽喉。 第十對是迷走神經,接收吞嚥的特殊味覺,耳朵、咽喉、心臟、和腹部器官的外緣感覺。 協調咽喉和軟齶的活動。 副交神經部份協調心跳,發聲和共振,呼吸道、肺部、和腸道的平滑肌肉。 第十一對是支持肌肉活動的副神經,部份和第十對配合,與及控制頸部和上肩部的活動,例如頸部的轉動和屈伸。 第十二對是舌下神經,支配舌頭肌肉的活動和感覺,幫助吞嚥和發聲清晰。
診斷神經系統出現障礙的病人,醫生的主要目標是找出受損和出現障礙的部位,例如分辨是腦部中央或脊椎神經的病變。 先從觀察開始,病人的思維和反應,檢查期間的互動交流與及合作、說話的清晰度和是否對答適當、站立和走動的姿態。 懷疑中風的病人,先要觀察是否有單邊面孔下垂、眼睛不能閉合和嘴角歪斜,一邊手臂無力不能舉起,言語困難和變得含糊。 若果能夠儘快轉送到醫院診治,在發病 3 小時內確診和提供去除血管栓塞的治療,可以減少中風的損害。
(三) 嗅覺和味覺
鼻子在臉龐的中央,除卻容貌,亦是呼吸系統的重要部份,而且幫助發聲。 鼻通道將吸入的空氣溫暖和潤濕,兼且去除部份的塵埃污垢顆粒和過敏抗原。 黏膜下有嗅覺感官,將氣味傳遞到大腦。 嗅覺和味覺相連,當進食時食物的氣味從咽喉滲入鼻腔後方,若果嗅覺因鼻塞或感染而喪失,亦同時影響味覺。 嗅覺亦有保護身體的功能,例如若果聞到焦臭氣味,可能有物件或樹木焚燒,就要有所警惕和作出準備。 食物發出異味就不能夠進食。 嗅覺和味覺亦可能只是部份受到影響,例如只能夠分辨甜味、或辣味,失去苦和鹹味的感覺;或只能夠分辨非常強烈的氣味。 嗅覺故障亦可能將正常的氣味轉變成為令人厭惡的異味。
嗅覺神經可能被腫瘤壓迫和侵襲,但通常會有其他症狀,例如嚴重的鼻塞、流鼻血、和眼眶附近感覺疼痛。 先天性或後天出現的嗅覺障礙可能導致失去嗅覺,或產生異味的感覺。 帕金遜症和大腦退化症狀,亦會令到嗅覺和味覺變得遲鈍。 其他侵襲神經系統的炎症、糖尿病、營養不良,都會影響嗅覺。 新冠狀病毒感染,導致部份人失去嗅覺和味覺,但有疫苗可以預防。 保護頭部,配戴頭盔,和避免撞擊頭部的運動和活動,都可以減少腦神經受損。
(四) 聽覺和平衡
前庭耳蝸神經可以分為主管聽覺的耳蝸神經,和主管平衡感覺的前庭神經。 耳朵可以劃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 3 個部份。 外耳接收聲波,反射和減弱噪音,幫助確定聲音來自的方向。 聲音經過耳通道有擴音的作用,傳遞到鼓膜,亦是中耳的起點。 中耳內的小骨系列將聲音振蕩的訊息傳遞到內耳。 內耳有兩個功能組織,蝸牛狀的耳蝸,內間的淋巴液因聲音震蕩的壓力而
產生波動,經毛細胞變成神經訊號,由耳蝸神經傳遞到大腦。 內耳另一個功能組織是前庭系統,有 3 截半規管連接着前庭神經。 半規管內的液體轉動就會產生頭部移動加速的感覺,大腦接收訊息後就會發出指令幫助維持身體的平衡和定位。 前庭系統的病變會導致眩暈和噁心嘔吐症狀。
導致聽覺受損的原因包括耳垢阻塞、頭部或耳朵創傷、長期暴露在嘈吵的聲浪、服用損害聽覺神經的藥物,或有害的化學物質、發炎感染、氣壓轉變、營養不良、遺傳或與年歲相關的聽力退化。 聽力受損可能導致耳鳴。 眩暈症狀可能是因為頭部的擺動、內耳或前庭神經的炎症、或偏頭痛的併發症狀。 少數是因為脊椎基底動脈栓塞、後腦部出現腫瘤、多發性硬化症、退化症狀和藥物的影響。
(五) 視覺
視覺是憑藉眼睛幾個部份協調,將影像傳遞到大腦。 眼球前方的晶體鏡片,幫助將光影聚焦投射到眼球後的視網膜。 視網膜連接視覺神經,將訊息傳遞到大腦。 視覺神經在視覺交必點匯聚,部份延續到同一邊的大腦,部份在交必點轉移到另一側的大腦。 腦部接收視覺神經的訊息,因為來自兩邊眼睛,可以構成較實質的影像。 檢查眼睛通常包括檢查視力和對光的反應、視野、眼底的視網膜狀況。 量度眼壓和觀察是否有其他的眼睛病變。 定期做眼睛和視力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病變和計劃治療。
腦下垂體的腫瘤,擠壓和損害視覺神經,因為位於交必點,可能導致失去两側的視野。 保護眼睛的健康,除卻定期檢查,還要減少對眼睛的損害。 避免暴曬、配戴能夠阻隔紫外光的太陽眼鏡,可以減慢角膜和視網膜的老化。 避免碰撞頭部的運動和活動,配戴適當的護眼罩和頭盔。 部份藥物可能損害眼睛,令到眼睛乾澀或對光線敏感,包括常用的退燒止痛藥物,要避免長期服用。 健康生活有助於維持整體的健康和視力。 服用維生素 C、E、葉黃素、少量的鋅和銅,有助於減慢黃斑退化症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