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一) 子宮頸癌篩檢
自從疫情開始以後,部份診所選擇在網上或電話診治病人,一些必須在診所做的篩檢和治療程序都被擱置,包括例行的婦科檢查和體檢。 子宮頸癌的發病率須然有下降的趨勢,但在 170 位女性當中,仍然有一個會出現症狀。 本省去年有 190 宗新的子宮頸癌個案。 若果能夠適時做例行篩檢,大部份都可以預防和避免。
人體有支持細胞繁殖增長的基因,但亦有控制生長和促使陳謝的基因。 病毒入侵細胞,可能導致 DNA 突變,失去調控生長的功能。 95% 以上的子宮頸癌都是因為受到人類乳突病毒 HPV 感染,其他致病因素包括抽烟和其他性病傳染。 預防子宮頸癌最重要是及早接種預防人類乳突病毒 HPV 感染的疫苗,通常在 12 歲前接種兩劑,和在 25 歲前開始做例行篩檢,直至 69 歲。
以往的篩檢程序是從子宮頸刮取細胞在顯微鏡下審查是否有癌細胞病變。 若果完全正常,每 3 年重覆一次。 為了讓更多的婦女能夠接受篩檢,省政府開始經郵遞的在家篩檢計劃。 測試的方法近似 COVID- 19 快速測試,但是從陰道用測試棒取得樣本,再將樣本寄還。 在家測試是要檢定是否有 HPV 病毒感染,若果有病毒存在,可以在子宮頸出現變化前開始跟進檢測和治療。
(二) 子宮頸癌的治療程序
除卻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 HPV 可以在人體經常接觸到病毒的部位引發病變,包括陰道、外陰部、男性的陰囊、肛門、直腸、口腔和咽喉。 若果子宮頸樣本沒有發現病毒,可以每 5 年重覆病毒篩檢。 有高危性行為的人士可能需要較頻密的檢測,和鼓勵接種預防 HPV 疫苗。 即使發現有病毒存在,接種疫苗仍然可以預防尚未有入侵的 HPV 病毒株。
人類乳突病毒 HPV 通常是經過性接觸傳播,大部份女性可以憑藉自身的免疫系統將病毒清除,但 HPV 16 和 18 的感染導致超過 50% 的高度子宮頸癌前病變。 若果例行篩檢發現帶有 HPV 病毒,尤其是高度致癌率的病毒株,或抹片檢查發現有細胞病變,醫生會安排陰道窺鏡檢查,在子宮頸塗抹醋或碘酒顯影後,從有異常變化的部位採集活組織做切片檢查。 若果發現有高等級的細胞癌前病變,就會建議做局部的電環切除手術 (LEEP),手術後要定期跟進防止再度出現變化。
若果沒有例行篩檢,子宮頸癌可能逐漸形成而出現症狀,例如經期之間異常出血、接觸磨擦出血、或局部出現腫塊。 晚期症狀包括疼痛、出血、分泌物增加、鄰近組織被侵入或壓迫,例如輸尿管阻塞,直腸被壓迫。 治療要因應癌症的擴散程度,包括手術切除、化療和放射治療。
(三) 尖銳濕疣
人類乳突病毒 HPV 感染是最常見的性傳染病,HPV 16 和 18 可以致癌,較低致癌風險的病毒株 HPV 6 和 11,則可能引發尖銳濕疣,俗稱椰菜花。病毒感染初期可能沒有症狀,但逐漸出現突起的小粒,再演變成為肉芽,可以是分散的單一肉芽,亦可以凝聚成為一團近似椰菜花形狀,更有病人整個外陰部被厚厚一層灰白色的濕疣覆蓋。
尖銳濕疣最常出現在兩性的下陰和性器官位置,較多在濕潤的部位。 通常並不疼痛,但磨擦和搔抓可能導致紅腫發炎。 若果經口交或肛交感染,就會出現在口腔和肛門的黏膜組織。 診治濕疣,除卻暴露在外間的部位,需要附帶檢查口腔、肛門、和陰道。 第二期梅毒引發的濕疣,形態相近,但比較平滑,而且有其他梅毒症狀,例如身體和手腳的皮膚丘疹,與及無痛的黏膜潰瘍。
治療尖銳濕疣通常需要一段時間,先嘗試局部搽上消滅濕疣的藥物,例如 Aldara、 Podophyllin、和三氯醋酸,但必需經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因為過度使用會導致皮膚發炎潰爛。 不能搽藥的部位可以在局部麻醉下用電燒灼。 少數病人可能需要動手術切除。 性伴侶若果有感染跡象亦需要同時治療。 因為病人可能同時感染其他性病,醫生會建議做梅毒、愛滋病、淋病、衣原體和肝炎測試。
(四) 生殖器皰疹
除卻人類乳突病毒 HPV,單純皰疹病毒 2 型和 1 型,傳染性軟疣,都可以導致生殖器和其他部位的黏膜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通常經過黏膜接觸,例如口、眼、鼻、生殖器官、和破損的皮膚進入身體,局部引發皰疹症狀。 痊癒後病毒會潛藏在神經節內長期寄居。 當患者日後身體出現變化,例如睡眠不足、壓力增加、免疫力下降或環境變化,病毒就會被激活和大量增生,從神經節轉移到皮膚,症狀再度復發。
單純皰疹病毒一型初次感染通常出現在口唇和口腔,例如母親親吻孩子。 二型主要經性接觸感染,較多出現在性器官,但其他碰觸過的黏膜部位都可以受到感染。 若果孕婦在分娩時生殖器皰疹復發,嬰兒出生經過產道時可能受到感染,嬰兒若果不能夠及時接受治療,死亡率高達 20 至 50%。
皰疹開始時會感覺刺痛和局部神經痛,繼而出現水泡和潰瘍,之後逐漸結痂癒合。 若果眼睛受到感染,角膜炎可能損害角膜影響視力。 皰疹病毒可以入侵神經系統和腦部,導致腦膜炎,病人變得神智昏亂,但腦部感染症狀但並不常見。
治療皰疹病毒感染可以採用抗病毒的藥物 Acyclovir;口服比較有效。 嚴重感染可以經靜脈注射較高的劑量。 有皰疹病歷的孕婦,可以在分娩前 4 週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防止復發。
(五) 猴痘
2022 年 5 月開始,多個國家出現猴痘感染,本省個案不多,但亦有上升的趨勢。 猴痘不屬於性傳染病,但在性行為期間,可以經過身體緊密接觸受到傳染。 病毒亦可以經過破損的皮膚、呼吸道、眼睛、鼻孔和嘴巴進入身體。 接觸患者的瘡口、或污染的物件、近距離吸入患者咳嗽或打噴嚏釋出的飛沫,都可能導致感染。
症狀通常在接觸後兩至四週出現。 初期症狀近似感冒,發燒、發冷、頭痛、渾身不適、疲倦、淋巴結腫脹。 在 1 至 5 天後出現皮疹,通常由臉部和四肢開始,漫延到手腳、口腔、生殖器官和其他部位。 由紅斑演變成凸起的皮疹,再形成小水泡,之後逐漸結痂脫落,持續兩至三週。 部份病人可能沒有初期症狀,只有皮膚的變化。 診斷的方法是從皮疹部位楷拭取得最少兩個樣本,轉送至防疫中心檢驗。 醫院、急症和政府診所都可以提供檢驗。
衛生署已經開始防疫注射計劃,為曾經接觸過患者,或高危人士提供防疫注射 Imvamune 疫苗,但需要上網預約 (https://vchcdimms.janeapp.com/)。 18 歲以上變性、同性、雙性戀者、男與男有性行為、與及在過去 3 週內有高危性行為,或近兩個月感染過性病的人士,都可以登記接受防疫注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