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
(一) 新冠狀病毒趨勢
經過兩年多的新冠狀病毒疫潮,許多地區都放寬了旅遊限制。 暑假期間,許多父母帶同家人子女到外間旅遊。 郵輪因為價格吸引,亦有許多人參與。 診所接收的病人,有許多在旅遊期間受到感染,幸而症狀大多數並不嚴重。 通常是初期發燒、頭痛、身體不適、咽喉痛、傷風鼻塞和咳嗽,但咳嗽可能持續一段時間。 兒童則較多會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症狀。 嚴重的症狀仍然間中出現,在感染症狀開始之後 4 至 5 天感覺胸口不適和氣促;若果缺氧,更可能導致神智不清,要立刻致電 911 轉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本省的官方統計,因為患上 Covid-19 的住院數據,上週有 273 人,深切治療 32 人,死亡人數 17 人。 加拿大 82% 的總人口接種過兩劑疫苗 , 5 至 11 歲則低過半數。 接種過 3 劑疫苗的民眾亦只有近半數。
隨著 Omicron BA.4 和 BA.5 的變種病毒出現,預期感染的個案會再度上升,而且變種病毒更容易入侵肺部。 疫苗須然在預防受到感染方面效能欠佳,但仍然對嚴重的症狀和死亡提供良好的保護。 即使曾經受到感染,對抗病毒的保護抗體會隨著時間減退,建議在感染 3 個月之後接種加強劑。 在人多擠迫的地方,建議繼續配戴口罩和勤些洗手。 免疫功能欠佳的人士,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
(二) 預防旅遊感染
出外旅遊,若果早作準備,增加對目的地的認識,可以減少在旅遊期間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 參加旅行團和到人多聚集的地點,必需有預防的措施。 患有長期病症的人士,在安排旅遊之前,要先做身體檢查確定病情穩定,而且要配備足夠需要服用的藥物,最好隨身攜帶,因為行李運送可能出現錯誤和耽擱。
和醫生相討,若果沒有接種足夠的例行疫苗,例如綜合痲疹、小兒痲痺、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腦膜炎、肺炎球菌、流感、和 Covid-19 疫苗,都要補加注射。 本省醫療保健計劃 MSP 承擔大部份接種例行疫苗的費用。 到東南亞和非洲旅遊,可能要加上預防甲肝、腸熱症、黃熱症、霍亂、和日本腦炎等疫苗。 有機會接觸野生動物,考慮接種預防瘋狗症的疫苗。 這些旅行需要的疫苗都要自付。
加拿大近日發現 200 多宗猴痘感染個案,大部份集中在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本省亦最少有兩宗。 國家防疫諮詢委員會建議任何接觸過可能患上或確診猴痘的病人,或到訪過病毒高度傳播的環境,可以接種一劑預防猴痘的疫苗 Imvamune。 猴痘主要經過近距離身體接觸、性行為、或接觸患者的脱落皮膚、結痂和體液、污染的衣服、床單和被褥傳播。
(三) 熱帶腹瀉症狀
到熱帶區域旅遊的人士,若果逗留較長的時間 (超過一個月),部份可能出現持續的腹瀉症狀。 較鄰近的地區,包括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國、波多黎各和古巴,與及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星馬泰和越南,都有相近的症狀,但很少在北美洲發生。 除卻腹瀉,口腔亦會出現潰瘍。 當地本土和外來人士同樣會出現症狀。 因為小腸出現發炎變化,影響吸收功能,可能導致身體缺乏葉酸和維生素 B12,導致嚴重貧血。 糖份和脂肪亦不能夠吸收,包括脂溶性維生素 D。 其他症狀包括腹部絞痛、經常排氣、和體重下降。 因為吸收養份不足,欠缺營養,導致舌頭和嘴唇破損、腹部鼓脹、和下肢水腫。 貧血令到病人臉色蒼白,和感覺睏倦。
致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分泌毒素的大腸桿菌和其他病菌在前端小腸內過度增生,對腸道黏膜做成嚴重破壞,再不能夠吸收養份。 診斷除卻糞便養菌測試、窺鏡檢查、還需要排除其他的腸道病變。 部份人會自動痊癒,但大多數需要長時間的抗生素療程,服用四環素類抗生素 3 至 6 個月,同時要補充葉酸、維生素 B12 和其他養份和礦物質。 20% 的病人症狀會復發,但離開熱帶環境,症狀就會逐漸消退。
(四) 高山症狀
高山症是因為在高海拔地區,氣壓下降,能夠被吸納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氣不足夠維持身體的需要,出現缺氧症狀。 導致高山症的主要因素包括登高的速度和達到的高度、個人體質、適應能力和身體水份是否足夠。 在高海拔地區入睡,因呼吸放緩,更加會增加缺氧的程度。 大部份高山症狀是因為在缺氧情況下局部血管擴張,流注入微細血管的血量增加,血管內壓力上升,導致微細血管出現滲漏。 缺氧亦會引發交感神經的過度反應。 曾經患過高山症狀,長期在低窪地區居住、患有心肺疾病、過度勞動、年輕不足 50 歲的人士,到了高海拔都較容易會出現高山症狀。
臨床的症狀包括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疲乏但卻難以入睡,和週邊水腫。 嚴重高山症狀,可能導致肺水腫,多數在第 2 晚出現,感覺疲弱、發燒、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痰多咳嗽、甚至咳血,嚴重缺氧可能會致命。 除卻肺部受影響,亦可能出現高海拔腦部水腫症狀。 步伐不穩、動作不協調、劇烈頭痛、嘔吐、頭腦昏亂、痙攣和陷入昏迷。
高山症通常在急速登高至 2500 至 3500 公尺時出現,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立刻回歸到較低點。 留在較低海拔休息和減少氧氣消耗,供應氧氣和增加環境的氣壓,與及服用藥物減輕症狀。
(五) 潛水病
深海潛水可能導致耳朵和肺部受到壓力損害,與及因急速減壓而引發的多種症狀。 肺部壓力過高,肺泡內的氣體進入血液循環,做成空氣栓子,可能堵塞心冠狀血管、腦部和視網膜血管。 症狀通常在升上水面後 10 分鐘內突發,迅速陷入昏迷,必須立即送進潛水室內搶救。
潛水員在深海潛水後浮上水面時,體內被壓縮的氣體因週邊壓力減少而膨脹,容積增加,若果不能夠將肺部的空氣自由呼出,肺部可能因為過度膨脹而被損害。 上升到水面過速,溶解在血液和其他組織內的氮氣可能形成多個氣泡,在不同位置引發漸進的症狀。 神經系統的症狀,包括手腳刺痛、痲痺和失去力量、頭痛、視力受影響、疊影、言語含糊、小便失禁、和腹背疼痛的感覺。 筋骨症狀,包括肌肉和關節疼痛、肩膊和手肘最受影響。 皮膚症狀包括出現紅斑、淤色斑塊和極度痕癢。 氣泡亦可能阻塞肺部血管與及導致休克。
治療氣體壓脹症狀和動脈內的空氣栓塞,要立即轉送至高壓室內再度將氣體壓縮,減輕症狀和損害。 氣體會逐漸被身體消耗吸收。 深海潛水後若果立即登機離去,飛機艙內的低氣壓亦可能引發症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