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星期二

人體保護機能 Self Protective Mechanism (繁體)

2022/10/24 

() 保護身體的反應 

人體的感官,包括視、聽、嗅覺、味覺、觸覺、冷熱、痛楚和位置的感覺,都有助於將環境中的訊息,傳遞給中央神經系統,讓身體作出反應或適應的行為。 當感覺到危險或身體受到襲擊或刺激,都可以迅速作出反應,或稱為條件反射。 

當發現被襲擊時大部份人都會意圖閃避或舉起手臂和手阻擋。 反應未必一定有效,例如許多人看到有物體飛襲時,都會轉頭避而不看;但正確的反應是應該看清楚和向側或後方移動頭部和身體。 反應可以經過訓練改善,變得更快速和有效,例如各種球類和武術訓練。 當身體感覺失去平衡要摔倒時,許多人都會試圖伸手希望抓到物件幫助穩定身體。 墮下時亦慣常先伸出手着地,所以經常導致腕骨折斷。 若果能夠屈膝蹲下,就可以減低下墮的高度,和減輕碰撞的力量。 年長人士若果能夠經常重覆做從坐到站起的動作,對骨骼、髖和膝關節、腿部肌肉都有幫助。 當墮下的時候,最重要保護的是頭部和頸部。 

要能夠作出適當保護身體的反應,必需結合感官接收的訊息和正常的神經和肌肉運作。 隨著年歲,反應會變得遲鈍。 年長人士若果要繼續平安駕駛,必需定期檢查視、聽、接收訊息和作出反應的能力。 

() 皮膚組織 

皮膚是人體最大和覆蓋整個身體的器官,皮膚加上黏膜,是保護身體對抗感染的第一度防線。 皮膚有 3 個主要層次,表皮較為薄,但會隨著不同部位的需要適應和變化,例如經常勞動工作的人,手掌和腳底的皮膚會比較厚,臉上的皮膚相對比較薄。 表皮可以感覺冷、熱、輕觸、按壓、振盪、疼痛和痕癢。 表皮是人體的重要屏障,幫助調節溫度、減少水份流失、阻隔紫外光線輻射、阻隔污染和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 

表皮以下是真皮,由結構緊密的結締組織形成,包含了汗腺、皮脂腺、毛囊、神經和微細血管。 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幫助維持皮膚的柔韌和彈性。 皮下組織是皮膚的深層,脂肪組織幫助保溫和儲存能量,令到皮膚變得飽滿。 皮下疏鬆的結締組織和皮下的肌肉和骨骼連接。 

皮膚的表面分泌略帶酸性,汗液帶有鹽份,減少有害的細菌滋生。 寄居在表層皮膚的共生菌不會致病,而且會抑制其他微生物滋生和入侵。 連接呼吸道、口腔和消化道、泌尿道和生殖器官的黏膜,有黏液分泌,維持黏膜濕潤和幫助將外來的微生物黏結排出。 皮膚和黏膜會不斷更生,修復和替換受到損害的細胞組織。 

() 人體溫度調節 

人體許多運作功能都需要在體內恆溫狀況下,才能夠穩定進行。 荷爾蒙變化、運動、穿著衣服都可能會導致體溫變動。 正常的體內溫度要維持在約攝氏 37 度,若果低於攝氏 35 度或高於 39.5,就會影響身體的正常運作。 

體溫調節的神經中樞位於下丘腦,下丘腦接收來自身體週邊和內部的訊息,和 37 度的恆溫狀態比較。 若果過低就會指令身體加快產生熱能和保溫的反應。 溫度提升,就會增加出汗幫助散熱。 一般人都會懂得穿著衣服和到溫暖的環境避寒。 酷熱時會脫下衣服,多喝水,和到陰涼的地方避暑。 年長、患有嚴重長期病症或精神病症的人士,可能需要幫助維持體溫。 

當週遭的氣溫高於體溫時,出汗和水份蒸發是唯一的散熱方法。 若果環境濕度過高,水份就難以蒸發,需要增加空氣流通。 溫度高導致的出汗,經下丘腦主導協調,軀幹和全身都會出汗。 緊張或痛楚引發的出汗,多見於手掌和腳底。 當感覺寒冷時可能會出現雞皮疙瘩和毛髮豎立,有收縮血管和減少熱力揮發的功效。 人體的自然溫度調節機能畢竟有限,但可以改造環境變得更為適合生活,但亦會損害環境和生態平衡。 

() 人體的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幫助身體對抗異物侵襲,結合免疫細胞和抗體,去除和消滅有害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質,兼且有防禦、穩定和監察的功能。 人體有 3 道阻隔病原體入侵的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身體的自然屏障,皮膚、黏膜和分泌物,阻止大部份病原體進入。 分泌的黏液、鼻腔的毛、耳垢都可以鎖定許多塵垢和微生物。 酸性的分泌物例如胃液、陰道分泌物、唾液和淚水中的溶菌酶,都有助於消滅有害的微生物 

第二道防線是人體在進化和遺傳過程中建立的天然防禦功能,包括免疫細胞和免疫蛋白質,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 巨噬細胞將病原體納入細胞、消化酶將病原體消滅分解。 抗菌蛋白和細胞因子被激活,會吸引更多的白血球細胞進入感染部位,導致發炎反應將病原體圍困。 

第三道防線是後天適應環境產生的免疫功能,遍及全身。 通常是在接觸過病原體之後產生的免疫反應,可以針對特定的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和真菌,與及部份腫瘤細胞。 病原體入侵後激發兩類免疫細胞,B T 淋巴細胞。 B 淋巴細胞產生對抗病原體的抗體,將病原體鎖定和吞噬。 T 淋巴細胞直接消滅病原體,尤其是病毒,兼且有記憶功能。 注射防疫針可以幫助鞏固第三道防線。 

() 中國的傳統保健 

中醫保健的理論,建基於精、氣、神,和陰陽五行的學說,追求的境界是平衡。 陰、陽、寒、熱、表、裡、虛、實八綱辨症,表裡辨別病位的深淺,寒熱辨別病症的性質,虛實辨別邪氣和正氣的盛衰,陰陽則統領其他六綱的變異。 認為任何變化和事物都有陰陽相對的兩面。 例如孩子發燒,反而會覺得寒冷。 

近年許多中外人士都熱衷學習傳統的保健方法和運動,成立了許多研究和學習太極和氣功的組織。 學習太極拳有套路和技擊兩部份。 因為本地學習太極拳許多都是年紀較長的人士,所以較多採用簡單易記的套路。 太極是結合呼吸和整體活動的訓練,若果有專業的導師,練習可以增進四肢的力量和柔韌度,改善平衡、協調動作和姿勢、增進活動能力,和減少長者摔倒的風險。 長者若果能夠每天參與太極的團體訓練,可以增進社交和減少獨處的孤單和抑鬱心態。 練習太極拳消耗的熱能有限,必須配合健康飲食才能夠達到保健的目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