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7
(一) 貧血症狀
血液由血漿、血小板、紅血球和白血球組成。 紅血球内的血紅蛋白幫助運送氧氣供應所有細胞組織使用,和賦予紅血球鮮紅色素。若果紅血球的數量下降,就會出現貧血徵狀。 導致貧血的主要原因包括慢性或急性失血、紅血球生產數量不足、和紅血球細胞分解加速或被破壞。 貧血是最常見的血液病症,估計全球有 1/4 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尤其是因為缺乏鐵質導致的貧血。 女性較多出現貧血,孕婦、兒童和長者、與及患有長期病症的人士,亦較多有貧血症狀。
貧血的診斷標準通常是量度血紅素量 Hemoglobin, 和紅血球細胞的數量作為依據。 正常的男性,血紅素量是 130 至 140g/L 之間,女性 120 至 130,因為生育年齡的女性每次經期都會短暫失血。
慢性的貧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而且身體會繼續適應。 當貧血程度變得較為嚴重,可能感覺疲倦、虛弱、少許運動就會感覺心跳氣促、頭痛、煩燥、難以集中思考,間歇手腳痲痺。 嚴重的貧血,面色變得蒼白、站立感覺眩暈、正常活動亦感覺氣促、舌頭破損腫痛、指甲變得脆弱、部份有吃冰塊、草和泥土的異常食慾。
(二) 嚴重創傷
急症室經常要處理嚴重創傷和急性失血,黃金時段是指嚴重創傷的病人,若果能夠立刻開始適當的護理和急救,可以減低死亡率和增加復原的機會。 現在引伸到急性中風和心臟病猝發的初期救治和護理時段。除卻車禍,工業意外,近年刀傷和槍傷的個案亦持續增加。 當醫院接獲通知將會有嚴重創傷的病人抵達,就會動員創傷急救組準備接收病人。 領隊的醫生在聆聽救護員資訊時會同時開始初步的評估,固定頭和頸部和察看呼吸道是否暢順,胸肺呼吸狀況和血氧、心臟、血壓和失血狀況、神經系統的反應,包括頭頸和脊椎的創傷,和展示全身察看其他可疑的創傷和病變。
呼吸道和肺部的問題穩定後,就要處理外傷和內出血。 明顯的外傷需要按壓和包紮止血,立即開始輸液和抽取血液樣本配血,準備輸血補充。 以往診斷內出血需要憑藉穿刺檢查,近年可以做臨床超聲波,和如果情況容許,全身的 CT 素描來確定創傷的部位。 嚴重持續的失血可能需要立即輸入 O 型血補充,和轉送到手術室進行手術止血和急救。 手術期間和手術後,病人仍然需要足夠的血液補充。 暑期因為許多民眾外游而來訪遊客增加,血庫極之需要志願者捐血補充。
(三) 缺鐵質貧血
營養不良,例如吸收鐵、B12 和葉酸不足,都可以導致貧血。 缺鐵性貧血可能是因為飲食中鐵質供應不足,或腸道吸收鐵質和其他營養出現障礙。 慢性失血可以導致鐵質流失,若果骨髓造血速度不足夠補充,就會出現貧血。
母親在妊娠期間患有糖尿病、早產和體重不足的初生嬰兒,都可能有貧血的現象,要及早篩檢和開始補充鐵質。 正常的嬰兒,可以在 4 至 6 個月引入其他食物時添加鐵質。 全素食的成年人,亦可能需要補充鐵質。 慢性失血,例如胃腸潰瘍、嚴重的痔瘡、經期過多、泌尿道出血、或在發展中地區,被寄生蟲侵襲腸道以致失血,都需要找出病因治療,和適當補充營養。
缺鐵性貧血若果逐漸形成,身體能夠適應,症狀可能並不明顯。 若果嬰兒缺乏鐵質,可能影響發育成長。 不足月的嬰兒,可以小量補充,例如每天 0.27 毫克,6 個月後可以增至 11 毫克,直至可以引入足夠的其他食品。 成年人補充鐵質先要從健康和均衡的飲食開始,較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可以嘗試每天補充 150 至 200 毫克。 維他命 C 可以增加鐵質吸收。 少數人可能需要經注射補充鐵質。 部份鐵質補充劑形狀近似糖果,兒童吞服超過 20mg/kg,可能出現過量中毒,需要送往急症室檢查和治理。
(四) 慢性失血
若果紅血球細胞流失量超過做血的速度,就會導致貧血。創傷和急性大量出血,需要儘速補充血液和止血,才能夠維持生命。 慢性出血,先要找出病因,才能夠提供適當的治療。
診斷慢性出血,先從查詢病歷開始,例如消化道的病變,包括胃腸潰瘍、腸道炎症和腫瘤、或痔瘡持續出血。 長期酗酒導致胃腸和肝臟受損,食道和胃壁, 都可能出現靜脈曲張。 在發展中國家可能有寄生蟲感染,在腸道內大量繁殖。 檢查除卻驗血和測試糞便是否有隱藏的血,可能要加上胃腸窺鏡確定病變和出血的部位。
婦女經期頻密和過多,需要檢測荷爾蒙分泌和調節,凝血功能、盆腔超聲波素描,察看子宮和卵巢的變化,婦科檢查包括觀察子宮頸和陰道的變化,子宮頸抹片檢查,和從子宮內壁抽取細胞組織化驗。
其他的慢性出血原因,包括經常流鼻血,若果伴隨有阻塞和淋巴結腫脹,需要安排窺鏡檢查排除耳鼻喉的病變。 腎臟腫瘤、水泡和結石、前列腺和膀胱的病變,亦可能導致血尿。 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血小板數量不足,都會增加慢性出血的機會。 慢性出血而情況穩定的病人,治療通常從改善病因和補充營養開始。 年紀較長或患有其他長期病症的病人,若果血紅素下降至 70g/L 以下,可能需要輸血補充。
(五) 長期病症導致貧血
長期的炎症、感染、腎臟、肝臟、心臟和癌病,都會導致貧血。 身體免疫性疾病,例如類風濕、紅斑狼瘡等症狀,因為紅血球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存活在血液中的時間縮短。 嚴重的腎病和心臟衰竭,促紅細胞生長素的生產和分泌都受到影響,而且骨髓的反應和生血速度退減,不能夠適當補充血細胞。 長期病症令到肝臟調節吸收和使用鐵的激素變得紊亂,不能夠充分吸收和利用鐵元素來做血。
當腎功能 GFR 下降至 45 以下,就會出血貧血,維生素 D 合成不足影響鈣的吸收、高血壓、低血清蛋白等現象。 需要定期洗腎的病人,適當補充促紅細胞生長素可以刺激骨髓做血,但亦需要補充其他的營養。
嚴重心臟衰竭的病人,若果伴隨有缺乏鐵質的貧血現象,會影響氧氣的吸收和供應。 研究發現定期檢查和按需要注射鐵質補充劑,可以改善貧血和整體的健康狀況。 口服的鐵質補充劑未必有效。
創傷和手術後的貧血,和癌症化療,通常都要適當補充血液。 治療長期病症,需要控制症狀和兼顧併發的問題。 提供適當的醫療和心理輔導,減少病人對病症的恐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