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
(一) 性病測試
在過去 10 年,經性接觸傳染的細菌感染持續上升,包括淋病、衣原體和梅毒。 男同性戀者染上梅毒的機會率較高,但 15 至 49 歲女性的感染數目亦不斷增加。 性病影響兩性,是經性或親密接觸傳播,包括性器官、口腔和肛門的接觸。 省政府最近宣佈沿岸衛生局將取代疾控中心,監察和跟進細菌導致的性傳染病。 衛生局亦發出指引,若果醫護人員確定病人染上淋病或衣原體感染,就需要儘快開始治療,和向衛生局匯報,以便跟進和追尋其他的性伴侶,提供測試和治療。 並且建議加上驗血測試其他性病,例如梅毒、HIV、乙型和丙型肝炎。
為了減少染上性病和傳播的機會,有高危性行為的人士,例如經常有新或多個性伴侶,與及性方面較為隨便的人,每 3 至 6 個月檢查一次,包括淋病、衣原體、梅毒和 HIV 測試。 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每年最少做一次檢查。 25 歲以下性方面活躍的青年人,亦建議最少每年或發覺有風險時做一次檢測。 懷孕的婦女,在懷孕 12 週前做一次檢查,並且測試是否有足夠對抗痲疹、水痘病毒的抗體。 在近分娩前再做一次梅毒測試。 細菌導致的性傳染病大部份都有適當的抗生素可以治療,由省政府免費提供。
(二) 淋病和衣原體感染
淋病感染近年有持續上升的趨勢,男性確診的數目比女性多,因為大部份受到感染的女性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感覺陰道分泌稍為增加和痕癢不適,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感染數目增加部份可能是因為性行為較為放任,認為愛滋病已經有可靠的控制和治療方法,再不是世紀絕症。 淋病細菌亦出現變種,侵襲能力增加。 檢測的方法和程序亦比較準確和簡單。
淋病和衣原體感染症狀相當近似,排尿刺痛和困難,尿道和陰道有膿狀分泌物,男性可能出現睾丸炎,腫脹和疼痛。 女性下腹疼痛,性交時更感覺疼痛不適。 咽喉和肛門亦可能受到感染,出現發炎症狀。 有症狀和親密接觸過受到感染的患者,都建議做養菌和核酸擴增測試,可以從感染部位用測試棒揩抹取得樣本,或測試尿液。 因為衣原體感染是最常見的性傳染病,所以在檢查報告確定前,治療淋病通常會和衣原體並行。 治療淋病是注射一劑抗生素,Ceftriaxone 500mg, 衣原體感染則採用 3 至 7 天的口服抗生素療程。 曾經和患者有性接觸的人亦建議同時接受治療,避免日後再出現交叉感染。 在接受治療 7 天內要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傳播細菌。 3 至 6 個月後再重覆測試,跟進治療成效,和有否再次受到感染。
(三) 梅毒
梅毒是一種螺旋菌感染導致的性傳染病,近年感染的數目亦迅速增加。 除卻最多出現症狀的男同性戀者,15 至 49 歲女性受到感染的案例亦隨著上升,包括孕婦。 所以近年建議孕婦在懷孕初期和分娩前接受測試。
初期的症狀食無痛的潰瘍,出現在生殖器官、 直腸或口腔,通過接觸潰瘍傳播,或在懷孕期間和分娩時傳給嬰兒,但不會經餵飼母乳傳染。 若果沒有治療,潰瘍會自動癒合,但數週後可能出現皮疹。 皮疹通常不痕癢,是紅或輕棕色的斑塊, 感覺粗糙,從軀幹漫延到四肢,手和腳掌。 伴隨可能有發燒、咽喉痛、淋巴腫脹、頭痛、肌肉酸痛、疲乏、消瘦、和脫髮等症狀。 症狀即使不治療亦會逐漸消退,細菌轉入潛伏期。 數年後可能擴散到身體各個部位,損害大腦、神經、眼睛、心臟血管、肝臟、骨骼和關節。
有高風險性行為或可疑症狀的人應要接受血液測試,和從皮膚潰瘍取得樣本化驗。 治療初期症狀只需要注射兩劑青霉素,較晚期的感染則需要每週重覆共 3 次注射。 梅毒若果不能夠及早治療,做成的損害可能不能夠修復。 治療痊癒後並沒有免疫功能,必需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才可以減少再次感染。
(四) 預防愛滋病
愛滋病患者的數目在過去 10 年須然稍為下降,但仍然是遍及全世界的健康問題,數千萬人受到感染,尤其是非洲地區。 愛滋病的病毒可以經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哺乳和其他體液傳播。 懷孕和分娩期間亦可能將愛滋病毒傳染給嬰兒。 輕的親吻、擁抱、握手、共用食物和水不會導致感染。 愛滋病例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能夠及早診斷和開始治療,將病毒壓抑到檢測不能夠發現的低點,而且為有高風險性行為的人士提供預防性的藥物治療,減少受到病毒感染的機會。
高風險的人士包括經常肛交的男同性戀者或雙性患者,跨性別女性。 若果最近發現染上梅毒,或其他性病,仍然沒有配戴避孕套而進行肛交,就可以申請免費的預防愛滋病藥物治療。 服用抗逆轉病毒藥物可以採用持續每天服用或在有需要時服用兩種模式,在進行性行為兩小時前服用兩粒藥丸,24 小時後再服用一粒,48 小時後再重覆,但持續服用的保護安全度較高。 治療愛滋病的愛滋病卓越中心位於聖保羅醫院之內,有需要的人士可以致電 604-8068477 詢問,或請家庭醫生轉介。 但最佳的預防措施仍然是安全的性行為,和不要共用注射針具。 有機會接觸病毒就要定期篩檢。
(五)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是病毒感染導致的肝臟炎症,但乙型肝炎已經有疫苗可以預防,通常在出生後 2,4,6 個月大接種,若果母親帶有乙肝病毒,就要在出生後立即開始接種。 乙和丙型肝炎病毒大多數經血液傳播,例如共用不潔的針具注射、污染的醫療器材、輸入未經篩檢的血液,和高風險的性行為。 有多個性伴侶、性器官黏膜破損,和肛交,都會增加傳染的機會。 丙型肝炎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 丙型肝炎可以導致短暫的肝炎症狀,但大部份都會做成長期的肝臟炎症。
急性的丙型肝炎可能導致發燒、食慾減退、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疲乏、皮膚和眼白變黃、尿液深褐色。 少部份人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而病毒在數月後就會自動消失。 但長期感染可以導致肝臟硬化,肝功能衰竭和引發肝癌病變。
丙型肝炎可以經驗血測試確定,抽取肝細胞組織做活檢, 和超聲波檢查來評估肝臟的受損程度。 丙型肝炎的治療近年有良好的進展,90% 的感染都可以治癒。 只需要儘早開始服用直接抗病毒的藥物 8 至 12週。新的藥物組合副作用較少而且價錢合理。 丙型肝炎痊癒後並沒有保護性的抗體,可以再次受到感染。 預防感染必須注重衛生和避免接觸污染的血液和分泌物。 減少煙酒和高脂肪對肝臟的刺激和損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