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一) 敗血病 Sepsis
敗血病是非常嚴重的感染,死亡率高達 20% 至 40%。 人體被細菌、真菌、寄生蟲或病毒入侵,若果未能夠及時控制,就有機會進入血液,傳散到全身各個器官。 年長人士和幼年兒童,患有長期病症,例如糖尿病、癌症、肝腎衰竭、心肺衰弱、免疫功能變得薄弱、或曾經患過敗血病的人士,都有較高風險出現敗血病。
敗血病通常有感染的先兆和源頭,例如皮膚破損發炎、肺或腎臟感染,引發連鎖反應,經血液擴散,對細胞組織和器官做成嚴重破壞,甚至死亡。 一位病人牙齦發炎,但沒有立即醫治,導致貫膿,細菌再經淋巴組織和血液漫延到其他部位。 病人高燒發冷、混身不適和疼痛、神智昏亂、出汗、心跳和氣速。 急症室診斷敗血病的準則是找出感染的病源,例如肺炎或腎炎。 體溫 >38.3C 或低於 36C。 心跳超過 90,呼吸速度 20或以上,上血壓 <90mmHg,或平均血壓 <65。 驗血顯示白血球數目 >12,000 或 <4000、血小板數目下降、血凝結指數和肝腎功能都會出現變化。
治療敗血病先要供應氧氣,大量輸液或加上藥物維持血壓。 抗生素有助於清除細菌,但不能夠消滅病毒。 細菌釋出的毒素則需要時間分解排出,甚至要洗腎清血。
(二) 心內膜炎 Endocarditis
心內膜炎是心瓣或心臟內膜受到細菌侵襲和感染,病菌在心臟瓣膜上積聚和破壞,而且會脫落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各個器官部位。心臟完全健康正常,通常不會受到感染。若果心臟或心瓣有缺陷或曾經受損,患過心內膜炎導致結疤反應,才會被細菌黏附入侵。 細菌進入體內的途徑,可以經過吞嚥、口腔或牙齦發炎破損或動過手術、用不潔針具注射、長時間插入尿管喉或輸液、和經性接觸傳染。 心內膜炎的症狀包括發燒發冷、感覺睏倦、心跳氣促、夜間出汗、食慾下降和體重迅速減輕。 症狀可以突發,亦可能隨著時間蘊釀直至發病。 臨床檢查通常會發現心臟有雜音、肝和脾臟腫脹、關節腫痛、手指變成杵狀、部份病人可能呈現中風症狀。 確診的方法是驗血養菌測試和經食道做超聲波心臟素描。
治療是在養菌檢查後開始高劑量的抗生素療程,當驗菌報告確定細菌種類和那種抗生素最有效之後,再跟循結果變更療程。 心內膜炎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狀,例如栓塞性腦中風、腎臟衰竭、心臟衰竭、肺水腫、肺脾肝膿瘍、敗血症和休克。 有心臟或心瓣缺陷的人士拔牙或做口腔手術、泌尿和消化系統手術時,當天和手術後都建議服用短暫的抗生素療程,預防感染。
(三) 感染性關節炎 Septic Arthritis
本週談及的嚴重感染,是急症室經常接收的病例,但並不是一般健康人士會出現的病症。 高危人士包括 80 歲以上長者和 5 歲以下的兒童,患有糖尿病、癌病、心臟、肝腎衰竭或其他長期病症、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抗排斥藥物、接受過化療或電療、手術後需要長時間穿刺輸液或疏導尿液、酗酒、濫用藥物和經靜脈注射、愛滋病患者和其他免疫功能失調的人士;才較容易受到感染。
感染性關節炎,是骨關節被微生物侵入導致的感染症狀。 若果免疫能力低,患有風濕關節炎,曾經接受局部關節注射,做過關節手術或更換了人工關節,都較容易受到感染。 微生物可以經血液傳播,從其他感染部位擴散至關節,或直接經穿刺或外傷進入關節,偶然會來自週遭的皮膚或軟組織感染。 非淋病球菌,例如鏈球菌或金黃葡萄球菌佔 80% 以上。 淋病球菌關節炎是經性接觸感染後經再由血液傳遞到關節。 膝關節是最常發病的部位。 診斷的方法是照 X 光排除骨骼和關節創傷,再穿刺抽取關節液檢驗和做養菌測試。 治療是根據微生物品種選擇適當的療程,先從靜脈注射開始,再跟進服用藥物直至痊癒。 嚴重的感染可能需要動手術引流,清理和修補損毀的關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